常有人將茶的口感比喻成一個人的人生,是苦澀,是回甘。可這茶的口味究竟怎樣,才可以稱作是好茶?今天我們先以普洱茶為例。
普洱茶的味道可以說復雜多樣,甜、苦、澀、酸、水、無味,甚至還有更多更多的味道,只有懂得普洱特性的人,才能知道其中的幾味。而你若說這些味道是單獨存在于某一泡次的普洱茶湯之中,這確是略顯得幾分片面,這些味道有可能是并存在統一泡茶中的。
但遠遠脫離不開的便是茶葉自身散發而出的“苦”,所以才有古時候對于茶的說法“苦茶”,這苦茶其實就是茶多酚中的“兒茶素”悄悄作祟的效果。常將“苦”與“澀”連用,但它們其實卻又是兩種口感,“澀”便來源于茶葉之中的“茶單寧”,而說起普洱茶,這種成分在其中富含的要比其他茶類更多,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新的普洱茶十分濃釅,苦澀之感更為強勁的原因。
而酸和水的味道卻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這是普洱茶在成茶的過程中,出現了多多少少制作工藝上的錯誤,才會由此出現,所以酸味和水味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茶葉的好壞尤為關鍵的一個因素。
而我們常常說的苦澀之后,留口細品,有回甘之味。這也卻是兒茶素的作用,將苦味幻化為甘甜,前味越是苦的茶,回甘之味就會越為濃烈,這一點在普洱茶之中的日常品飲過程中就可以體現。但這味越重的茶就是好茶嗎?也未必,不能不說有些普洱茶的苦甘之味很重,但是化不開,遇到這樣的普洱茶,最好避之。
普洱茶,其實說起制作工藝而言,那便是“陳化”,這一過程對于普洱茶的優劣是尤為重要的過程,這過程之中決定著普洱茶的影響苦味中主要茶物質轉化成其他的物質,而這也是為什么陳年普洱茶的回甘之味會隨著年份的長久而降低的因素。
總有人會覺得“回甘”其實就是舌尖品味出的“甜”味,這樣的認識是錯的。甜,只是在陳年普洱茶上和普洱茶尾水上體現的尤為明顯。但卻并非是回甘。
所以我們今天便可得出一個結論,憑靠“回甘”之味來辨別一個茶品質的好壞,這覺得是沒有依據的。要不然也不會有“勐海苦,臨滄澀,思茅淡,易武柔”之說了。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