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近年來越來越受人追捧,越來越多的人進入普洱茶這個領域。所以,普洱茶的辨別、選購,就尤為讓茶友關注!
第一要訣:清聞其咮
不論普洱茶品的生熟、新舊、好壞、形狀、價錢,第一先要聞茶。
在陳化發酵數十年之久,一定會有陳年老味,但不應該有霉味產生(有霉味代表著陳放空間受潮或過于潮濕不通風所致)。
所謂陳而不霉,陳年的老味,會在醒條時撥開通風散去,而霉味是因茶質變壞, 由內而外,受潮而發霉所散發出來的味道。
如此受霉變的茶在怎么改變或加味都已失去真性美,所以聞其味是很重要的。
假若50 年的茶聞起來又霉又不自然,那么即使放到 100年也沒用,因此一定要有一個觀念,寧愿買年輕的茶可以慢慢喝,也不要買老了又難喝的茶品。
第二要訣:純辨其色
茶品未沖泡前,先聞聞看是不是干凈清味(沒有異味或臭曝味)。
然后就是泡泡看,當普洱茶品在正常環境下存放,就算放個30年或50年,甚至放到100年,茶的顏色(茶湯)絕對不會變黑或生怪異味道。
當下很多的業者或消費者大都會有的錯覺就是,普洱茶放久了,沖泡之后的茶湯顏色一定會變黑或轉墨色,其實真理只有一個,那就是越陳越香。
普洱陳放發酵后由淡黃轉棗紅,越久茶氣越強越濃,略帶油旋光性,不會變成黑黑的。
新制成的生茶品沖泡時,就如同臺灣茶一樣新鮮富彈性,而湯色如金黃色,入口較苦微澀,就是需要時間來等待其發酵氧化。
利用空氣中的水分及空氣環流而產生發酵氧化效應,時間越久,刺激性就越低,茶質就越醇和(當然成本就相對增加,且在喝一餅少一餅的情形下,越喝越順口,越喝越好喝,珍惜者皆擁茶自重,好茶是不會寂寞的。)
市面上流通的好茶會很多嗎?況且編造美麗的銷售謊言不也是那些偽造者的專利嗎?
相對偽造者自然就濫竽充數了,所以香味俱全的定律先套上去才來談價錢,不然碰到殺價高手可是偽造者的最愛啊! (不談質量先談價錢)
生意的真實與永續是相互培養的,不是您愛殺價我就提高價格讓您殺,事實上是懂得珍惜客源的人越富有。
再次苦口婆心的告知,普洱茶的好絕非偶然,也并非年代或標價所能知曉的,切記,喝的好喝,喝的舒服,喝的沒壓力就是真的好!
第三要訣:正存其位
所謂正,乃不偏不倚謂之正。
普洱茶一經制作成品后,最重要的就是陳放空間與時間長短,在普洱茶的廣大消費族群里,鮮少有人會去真正地關心了解茶的陳化環境與氧化發酵的時間年代。
因為茶品陳化時間并非3~5年即可醇和好喝,至少得花上10~20多年,才會達到好喝的境界,若要達到真正接近完美、無與倫比的境界至少也要50年以上(在干凈通風空間)。
若是在地下室或不通風潮濕的地方,不論是生茶品、熟茶品,新的、老的、爺爺留下的,都無濟于事。
所以聰明的消費者,請用智慧反問銷售業者你心目中的疑問。
如年代怎么看,如何判別茶的生熟,又怎么分干倉、濕倉,差別在哪里,又怎么選等問題,相信一些不肖業者才能自律。
普洱茶的永續才能得以健康的傳承下去,后代子孫才能體會爺爺做、孫子喝或爺爺留、孫子賣的意義。
第四要訣:氣品其湯
茶氣的氣與生氣的氣字形一樣,但意義卻完全不同。
生氣的氣有形而難看,茶氣的氣無形而感覺舒服。
因為這樣的形容比較能帶入領悟,不然茶氣對多數的茶友品茗者來說,還是很含糊的概念。
茶是很會吸收附近的味道的,這點應是眾所周知的現象,所以氣的重要之處就在于判斷茶的陳化環境與氧化時間的長短,茶氣也就代表著茶本身經長年累月陳放之環境空間與時間所表現的好壞真偽了。
雖然目前正是普洱茶熱門的時候,但是有多少人在自我困惑著,老是懷疑普洱茶真的是那么好嗎?
老是在“熟普學”、霉變普洱中打轉的茶友們,應該用心思考一下,有足夠的機會供給品飲者學習也好,采購也罷,所接觸到的茶品是真的還是不對的。
融會貫通一下,如此才可能累積一些功力,以正確的觀念向上提升。
好茶配好壺,加上好朋友、好心情,一杯陳年地道、質純的老普洱入口,那股心曠神怡的茶氣進入人體內部而運行于體內之中,促進毛孔發出微汗,并且暖胃舒適地凝聚在骨骼中。
有如一股清流,全身筋骨肌膚漸漸爽化,持續入口,飄然且安適舒服的意境。
總而言之,好普洱茶是時間與空間兩者互相輝映的,時間越長,空間越好,茶自然越棒,您了解意會到了嗎?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