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好茶,必須滿足茶青原料好、制茶工藝佳這兩個關鍵,存放和沖泡是茶會不會好喝的另外兩個關鍵。
茶葉原料的標準:1,野生茶(生長環境多為無污染人煙稀少的自然環境)/放荒茶(人工種植后荒掉無人管理的茶),2,綠色有機茶(生長環境為自然生態人工管理茶園,不打農藥,不施化肥),3,普通茶園管理的茶(會打農藥、會施化肥)
追求野生茶是非常難的,也是很昂貴的,目前只有滇茶量大一些(大樹、古樹),其他地方的野生茶也有,但量少,市面上也很難接觸到,并且真假難辨,沒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很容易被坑。綠色有機茶類有些大的茶廠自己有基地種植的,這個比較靠譜一點,但價格不菲。市面上最多的茶葉,就是普通管理的茶園的茶了!
工藝水準:1,制茶工藝優秀的茶,2制茶工藝稍次的茶,3制壞了的茶。
如何選擇一款茶?
1、原料好(野生/有機)、工藝好的茶,不用我說,肯定是上上選。
2、原料好、工藝一般的茶,喝起來會稍微不盡人意,但好在原料好,喝起來還是很不錯的、尤其越到后面,茶葉優點會越明顯。像生普這種可以陳放的茶,陳放些年,也會很不錯。
3、原料好、制壞了的茶,只能說很可惜!制壞了是怎么存放也緩不回來的了。(大部分原料好的茶,都不會舍得輕易給制壞的了!)
4、原料一般但工藝好的茶,喝起來也很不錯的,但不耐泡(泡到后半部分茶葉的缺點顯露出來),也算是不錯的選擇。
5、原料一般工藝一般的茶,普普通通,應該是最大眾最常見的了!也是量最多的一種。
6、原料一般還制壞了的茶,基本就可以倒去當肥料了。
另外一種特殊情況,就是現在的茶農,為了迎合市場,也是花樣百出的,一個鐵觀音也有幾十幾百種香,讓選擇困難戶變得更困難。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