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一些消費者對普洱茶的認可主要建立在"千年珍稀古茶""古樹茶""茶王茶"等標識上,無論茶葉品質如何,沖著這些名稱去購買。云南省農業廳副廳長湯克仁近日指出,這些名稱其實是一些不規范的標識,不應該作為選購的標準。
湯克仁說:"根據我們年初對昆明市生產經營企業執行普洱茶標準情況所進行的抽樣檢查,表明普洱茶產品理化指標完全符合要求,安全指標除大腸菌群達標率為92%外,其余24項指標完全達標,這說明云南省普洱茶的質量衛生標準總體上是好的。但是現在有少數企業和經銷商投機取巧,濫用古樹茶喬木茶野生茶等概念,摻雜使假,仿冒假冒知名品牌,有的還對普洱茶進行惡意炒作,擾亂了市場,不僅降低了普洱茶的品質,造成市場價格的波動,也影響了普洱茶的形象,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記者采訪了解到,從現在開始,云南省有關部門將強化普洱茶的標準化生產、流通管理和品牌保護,指導和督促茶葉生產、加工、流通企業嚴格執行普洱茶的綜合標準,以此提升茶葉品質。
專家提醒,規范后的普洱茶標識只注明"生餅"和"熟餅"、凈含量、生產日期等內容,而不能出現"宮廷普洱""馬背沱茶"等不規范的標識。消費者在選購時也應注意這一點。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