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因為內含物質豐富,和其獨特的后發酵制作工藝,才有了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性。所以在良好的條件下倉儲一定年限后,普洱茶會隨著倉儲時間的增長而越來越好喝,因此很多老茶友常常以喝過真正的老茶為榮。
現在普洱茶市場上,大家對普洱老茶追捧的熱度還是不低的,那么面對現在市場上一些不良商家用做舊的普洱茶來魚目混珠冒充陳茶的現象,我們廣大茶友又該怎么樣去分辨真假呢?可以參考以下幾點進行判斷:
包裝
在80年代中期以前,云南所有的茶葉,生產了都是由進出口公司統一管理,包裝棉紙也還是進出口公司提供。在80年代中期,這個分水嶺之后,各大茶廠都有了自己的包裝,而且大廠的老茶,基本都是有大票的,標明了嘜號和年份的批次,這些紙張都是可以作為鑒別的點。
現在其實很多做舊的手段已經很高明,光看包裝很多茶葉已經看不出來了,因為許多老茶當年的生產操作不規范,而且包裝紙都多是手工制版,即使是同一底稿制作出來的包裝紙也是有差異。但是大家可以上網查一查你想要買的那一款老茶的包裝是怎么樣的,如果包裝相差的很明顯那一定是假的老茶。
茶餅
過去的茶餅壓制大都是石墨手工壓制而成的,90年代之后的機械制茶才能把每個茶餅壓的規整均勻。石墨壓餅的茶面大多會因為用具的磨損而導致形狀不會完全相同,當然并不是說,餅型不周正的就一定是老茶,只是一個參考。
內飛
內飛是在茶葉壓制的時候,壓在茶餅中間的,是不能取出,不能更換的。內飛鑒別的方法主要在于紙張質地、油墨顏料、印刷版式三個方面。當時的紙張大多較粗糙,沒現在那么細膩,顏色也沒有那么白凈,在90年代之前,相信大家都有印象,印刷方面是很細小的字體。
這兩點也是可以作為鑒別的一方面,當然紙張也是可以造假的,但是,可以查詢相關信息,了解八九十年代的紙張及印刷技術。
茶湯
陳年的普洱生茶紅中帶綠,有一股較濃的陳香味(干倉),葉底油亮,黑中帶綠,條索比較清晰。(湯色深的生茶不一定是老茶,濕倉倉儲兩三年也能有這樣的湯色)
陳年的普洱熟茶,顏色紅中帶黑,有棗香,參香、樟香、荷香等其它香味,且香味較淡。葉底紅亮,黑中帶紅,條索比較模糊。
口感
陳年的普洱生茶,只要存放得當,其苦澀感不會太強,回甘,生津韻感達到一種平衡且飽滿,整體給人的感覺會很舒服。
因為普洱熟茶其工藝決定了后期轉化效果并沒有生茶那么優秀,但是經過時間洗禮后的熟茶滋味也是會更好,渥堆熟味會逐漸消失,口感更醇和、甜美之氣息更加濃郁。
現在市場上的陳年普洱茶真的不多,而且現在做舊已經很專業了,很難進行區分。假冒老茶湯色、葉相幾乎能以假亂真,但唯一的一點做舊做不出的就是陳香老韻,所以,辨別“高品質”的假老茶只有通過試喝才能分辨。
現在,假老茶有一定的市場,主要是因為見過、喝過真正老茶的人太少了,導致缺乏鑒別標準。至于包裝做舊,名堂更多,如同書畫做舊,沒有非凡的水準難以鑒別。包裝做舊的祖師爺出自臺灣、香港,現在到處都有高手。
如果不是對老茶鑒別特別有信心的茶友,建議還是別動老普洱茶,先從好生態和好工藝的普洱茶開始品飲,等喝茶到了一定境界,老茶自然便能分辨,也更能完全地體會到陳年普洱的魅力。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