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湯是鑒別普洱茶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
普洱茶的質量如何,茶葉大概有幾個年頭,其實都是可以從茶湯來判斷的。學會用茶湯來辨茶,我們買茶的時候就可以少吃虧上當。
普洱茶的生熟各有其湯色特征,但是無論生熟,都需要具備良好的層次度,其湯色應該是通透明亮,清澈而厚重。茶葉中的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都是影響茶湯顏色的因素。而茶湯在每泡之間的變化也正好反映著普洱茶的品質,所以茶湯是鑒別普洱茶好壞的條件和標準之一。
一、普洱生茶的湯色特征
普洱茶生茶有幾種常見的湯色:綠艷;黃綠;清黃;綠黃;金黃;橙黃;深黃;紅湯。
1、綠艷:翠綠而微黃,清澈鮮艷,淺綠鮮亮的茶湯。這是春茶常見湯色。這類茶品,隨著生茶不斷陳化,茶湯綠艷消失,逐漸演變為杏黃明亮的湯色。
2、黃綠:是綠中微黃的湯色,是中高檔曬青毛茶的湯色。黃綠色的茶湯,多出現在春茶中,加工時揉捻,干燥及時才能有此湯色。
3、綠黃:綠少黃多的湯色,類似淺黃色。清明至谷雨期間的曬青毛茶常顯此湯色,常伴有青草氣或水悶味。
4、淺黃:湯色黃而淺,又稱淡黃色,是物質欠豐富的低檔曬青毛茶的湯色。
5、橙黃:茶湯黃中微帶紅色,似橙色或橘黃色。新茶有此湯色多為茶青鮮葉裂變、殺青溫度偏低的表現,常伴有紅茶香或生澀氣。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即顯此湯色,但亮度高。
6、深黃:湯色暗黃,深而無光。新茶有此湯色多為幾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葉長時間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湯色,但老茶黃湯者,亮度一定很好。
7、紅湯:老茶顯出紅湯,必是晶瑩剔透的,屬不可多得的好茶。
二、普洱熟茶的湯色特征:
普洱茶熟茶幾種常見的湯色:紅艷;紅濃;紅亮;褐色;黑褐;紅褐;黃白。
1、紅艷:湯紅艷,欠亮。是熟茶發酵程度較輕的表現。觀察葉底,多呈暗紅透青綠,滋味往往較苦澀。“五成熟”的熟茶常見此湯色。
2、紅亮:茶葉湯色不甚濃,紅而透明有光澤。稱“紅亮”,光澤微弱的,稱紅明。觀察葉底,多呈暗紅微黃,滋味較“釅”,“六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3、紅濃:湯色紅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觀察葉底,多呈紅褐柔軟,滋味較醇和,“七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4、紅褐:湯色紅濃,紅中透紫黑,勻而亮,有鮮活感。觀察葉底,多呈褐色欠柔軟,滋味較醇和,“八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5、褐色:茶湯黑中透紫,紅而亮,有鮮活感。觀察葉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較醇和,“九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6、黑褐:茶湯呈暗黑色,有鮮活感。觀察葉底,色多呈黑褐質硬,滋味較醇和,“九成熟”以上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7、黃白:茶湯微黃,幾乎接近無色。觀察葉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條”,滋味平淡是發酵過度,已經“燒心”的普洱茶。
關于普洱茶的湯色系列變化,下面幾個點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因為它們關乎著茶葉的品質。
三、普洱茶陳放時間越長茶湯越紅的原因是什么?
從熟茶來說,因為經歷過渥堆發酵這個環節,所以熟茶的湯色不管存放多久始終都離不開紅色,只不過是顏色的深淺罷了。而生茶則和熟茶不一樣,生茶是在后發酵中,茶黃素和茶紅素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由于這些色素都是水溶性物質,很容易融合到茶湯當中,茶湯就由原來的黃色變為紅色,再慢慢從紅色變為褐色,最終茶湯越來越紅透。
四、造成茶湯渾濁的原因是什么?
1、普洱春茶顯渾濁;
2、揉捻過度;
3、制作過程中本身雜質較多;
4、普洱茶撬茶太碎。
五、普洱茶“冷后渾”是怎么回事?
茶湯冷卻后出現淺褐色或橙色乳狀的渾濁現象。其形成原因是多酚類物質與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當在高溫(至少在93℃以上)時,各自呈游離狀態,溶于熱水,所以看起來就明、亮、透;但隨溫度降低,常有乳狀物析出,它們會形成絡合物,使茶湯呈渾濁,這就是茶湯的“冷后渾”現象。
當然判斷普洱茶,重要的還是要根據制作工藝,結合葉底來觀察湯色,從而才能較為準確的判斷品質好壞與否。而且湯色和沖泡息息相關,投茶量、浸泡時間同樣也會影響茶湯的顏色。所以也不能全憑湯色來判斷普洱茶的優劣。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