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與水相融,成為茶湯,供茶友品賞。
當人與茶完美配合時,不僅能夠泡出茶品的真味,而且能夠增加沖泡的次數。這就是為什么同一款茶,有的人泡能夠泡到16、17泡;有的人泡只能泡到12、13泡。
當然,除了沖泡技巧外,茶葉本身內含物質的多少,對茶葉的耐泡度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普洱茶的耐泡度
普洱茶的耐泡度是由其內含物質的多少,及沖泡時的投茶量、出湯速度,幾大因素共同決定。并且因原料的生長環(huán)境不同,造成茶葉中多酚類,糖類等物質含量有所差別,制成茶品時,制茶工藝是否得當也對內含物質的多與少存在影響,最終茶品能夠泡多少次的次數也就不同。
每一件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限度,很多時候會物極必反。放在茶身上也是同樣的道理。那么茶葉沖泡的次數過多,是好還是不好呢?
泡了20多次的普洱茶
跟喝白開水一樣
普洱茶的魅力,在于茶品沖泡后,掛杯香的馥郁,茶湯的飽滿粘稠,茶香與茶湯較好融合后給品茶者口腔造成的舒適感,喉嚨中產生的甘甜清涼,以及身體出現的體感,如打嗝,后背出汗等等。
以上種種在喝茶時的感受,都是基于茶品的內含物質還能繼續(xù)隨熱水析出,溶于熱水中,使茶湯形成良好的滋味。
所以,當茶葉沖泡的次數越多,茶葉能夠溶于熱水的內含物質也在減少,達到一定限度時,茶湯中的茶滋味也就十分淡薄了,更別談茶香或者茶湯入口后給口腔、喉嚨、身體造成的回甘生津,喉韻,氣韻,此時也就沒有品茶的必要了。
總之,以良好的品茶體驗角度來說,茶葉泡的次數多了并不好。
普洱茶能沖泡多次
證明內含物質豐富
茶葉能夠泡的次數多,也能從側面說明茶葉的內含物質豐富,制茶工藝精湛。
茶葉的內含物質要豐富,需滿足茶樹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樹齡越大,根系越發(fā)達,能夠汲取到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提供茶樹生長。
鮮葉采摘后,經有豐富制茶經驗的制茶師傅,全程手工監(jiān)制而成。殺青適度,揉捻恰到好處,茶葉內含物質較多的保留。沖泡茶品后,茶湯入口飽滿粘稠,馥郁茶香溶于茶湯,茶湯所到之處皆留香。8、9泡時,用舌頭輕攪茶湯,茶湯依然厚重感清晰。繼續(xù)往后,加上尾水可泡16、17泡。
基于茶葉內含物質,茶葉泡的次數多了,恰恰能夠反映這款茶品具有豐富的內含物質,制茶工藝精湛以及沖泡者對沖泡方法的恰當掌控。
普洱茶沖泡多次
并不會產生有害物質
茶葉泡的次數多了,是好還是不好,需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分析。同時,也需要說明,茶葉沖泡的次數多了,茶湯并不會產生對人身體有害的物質。茶友不必擔憂,只是沖泡次數過多,茶湯滋味很淡,宛如喝白開水般,失去了品飲中的美好體驗,所以泡茶的次數適度即可。
有的茶品,泡的次數多了,反倒顯出茶品的很多信息。如,綠茶的沖泡次數,最能體現茶品的細嫩。
綜上所述:茶品能夠沖泡的次數越多,從茶品的質量來看,反倒是好的。但從品飲口感來看,當茶品的內含物質析出達到最大限度后,茶湯滋味也就淡薄了。
每一種茶的沖泡次數都不盡相同,但有一個限度,就是接近要失去品飲美感時的沖泡次數,已是最大限度,物極必反,適度為好。(來源:南茗佳人,圖來源:說茶網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