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有的時候不小心投茶過多,喝了濃茶,或者是沒吃飽或者空腹的時候,喝了大量的茶,會出現心慌、手抖、頭暈的癥狀。有人說,這就是“茶醉”,茶真的能讓人“醉”么?“茶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所謂的“茶醉”,其實是喝茶的時候攝入過量的咖啡堿導致的身體不適。通常一杯150毫升茶湯,約有80毫克左右的咖啡堿,每天喝5-6杯茶等于服下0.4克左右的咖啡堿,一個人每天服用咖啡堿的最高限量是0.65克,如果超過了這個限量,就有可能出現“茶醉”。
那么,哪些情況會容易引起“茶醉”呢?
第一種就是平日很少喝茶的人,稍微多喝,就可能過量而醉了。還有一種情況是,平日喝的茶都是發酵程度較高的茶,比如普洱熟茶、紅茶、臺灣烏龍茶等,茶葉經過發酵,咖啡堿的含量會減少,而且發酵后的茶對腸胃的刺激性不大,如果猛然改喝低發酵或不發酵的綠茶或者普洱時,又喝過量了,自然就會茶醉了。還有就是空腹的時候,也容易“茶醉”。
那我們在喝茶時,如何預防“茶醉”?真的喝到身體不適了應該如何解除呢?
防止“茶醉”的最好辦法是避免喝過量,任何東西過猶不及,所以在泡茶的時候,最好不要沖泡得太濃。
還有就是飲茶不宜過多。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對于清油解膩、增強神經興奮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我們剛剛說過,如果飲茶過多,咖啡堿過量,會出現失眠、頭痛、惡心、站立不穩、手足顫抖、精細工作效率下降等現象,此外,過多的茶水積聚在腸道內,還會妨礙膈肌活動,影響正常吸收。
此外,對于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空腹喝茶。空腹時胃中含有大量胃酸,茶能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茶,患有神經衰弱、失眠、甲狀腺機能亢進、心臟病、胃腸潰瘍的朋友,最好謹慎喝茶,如果要喝,也應該選擇發酵過的、茶性溫和、刺激性小、咖啡堿含量少的茶類,比如普洱熟茶就比較好。
如果發生“醉茶”,千萬不要緊張,可以吃些甜食,或多喝些開水,茶醉的現象就會漸漸消退。最好的方法就是喝茶的時候準備一些茶點茶食,類似于棗子、橄欖、花生、小蛋糕等。這些東西,有咸,有甜,既可補充鈉離子,又能增加血糖,這樣就少有茶醉的現象發生了。(來源:福海茶,圖片來源:說茶網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