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品質好不好,不僅要看香氣、滋味和口感表現,同時也要關注活性,因為活性高低決定了普洱茶未來的轉化空間。
那普洱茶的活性要如何判斷呢?品牌、樹齡或者制茶理念等等說得再天花亂墜,都不如直接開湯喝一喝來得實在。
生津、回甘和清涼感,是判斷普洱茶活性高低非常重要的三個要素。
茶葉中的糖苷類物質吸熱水解后會分解出葡萄糖和有機酸,葡萄糖會讓我們直接產生回甜的感受,即回甘;有機酸會刺激唾液腺分泌,于是就有了生津;而整個吸熱水解過程會帶走口腔內的熱量,于是就產生了清涼感。
糖苷類物質是普洱茶后期轉化的養分來源,生津、回甘和清涼感越明顯,說明茶葉內含物質越豐富,后期轉化空間就越大。
有些剛壓制好的普洱新茶,沖泡后香氣高揚,入口香甜非常討喜,但喝完后口中卻沒有余韻,完全感受不到生津回甘和清涼感。
類似的普洱茶其實是通過低溫長炒、悶黃等不正確工藝,讓糖苷類物質提前轉化,這樣做雖然提升了新茶的適口性,但卻讓后期的轉化空間大打折扣。
所以,普洱新茶香甜適口并不意味著品質就更好,如果是用于存儲收藏,那么應著重關注喝完茶之后口腔內是否有余韻,以及余韻的濃強程度和停留時間長短。(來源:說茶網,圖片來源:說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