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指紫砂壺制作精工巧飾,是與拙樸、自然、曠野等風格美相對峙的。工巧是工藝美術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工藝價值最起碼的要求。
即不抱成法,獨表性靈,任心所至,天真爛漫,體現在壺的形態上,在供春系列壺中表現突出,如有的似頑童,也有高超的小猴,奮力向上爬的甲蟲,姿態可愛。
紫砂塑器中體現在枝桿蒼勁,造型古樸,體勢大方,技術上達,風格成熟,壺體表面的風化,樹紋開裂的精雕,樹干的百年滄桑,枝節的老辣。
具體表現在壺的造型上,線條上,枝桿的圓轉有力。圓潤給人以一種愉悅感,壺的每個細部都可以感到圓潤的滋味。
供春系列作品追求怪奇之美,殘缺之美,自然之美,處處合乎情理,每每出乎意料,怪在少見,情在自然,怪奇和正常事物不同,它不是一般的、正常的事物或沿習的再現,而是 重新創造 的虛構。
宛然天成,近于自然感,自然天成,整套系列壺貫穿著自然法則,無論從形體結構,壺嘴、壺把搭配、都借助于自然形象觸發的 頓悟 樹形的腐朽、壺體的冰裂,表面 蟲蝕木 的效果,宛曲悠長,達到 順物自然而不容私 的境界。
獷野作為一種藝術美,有如大寫意筆法,以求形、神兼似,它不尊傳統造型中的章法,無矩無束,任形恣情,供春系列壺中有許多布局超出傳統壺式的束縛,我行我素、夸張、追求其效果。
拙,是巧之反;樸是麗之反,作為工藝美術,它和工巧、華艷相對、又相涵。在藝術中,拙樸之美并不罕見,現代紫砂片面追求工細,對拙樸形式之美有分議。而華建民所創作的供春系列壺,充滿了返璞歸真之味。
其外在形式的表現之一,就是殘缺斷損,經時歷久之意。任何藝術品經過長年的劫難,必然殘缺模糊,供春系列壺處處可見殘破之跡。 蟲蝕木 之痕,開裂之跡,創造時間之美,使人感到古貌古心,和壺體表面指螺紋相融一體。
10、寬博
在壺藝中常稱之為壺之氣度,它是以構造意象和藝術相象相結合,表現在外形體滿,雍容大方,結體工整,壺嘴、壺把、壺鈕得體,傳統壺藝中非常講究。
11、瀟灑
也就是自由蕭散,逍遙灑脫,即不激不厲又毫無拘束,瀟灑,是一種心態,一種飽經滄桑又自得其樂的歡愉,不為傳統所拘的風度,它不講究傳統的模式,在造型和裝飾上,蕭然游于規矩之外,超然出于流俗之表,令人神清而意遠。
12、飄逸
實屬虛幻,具體表現在壺嘴、壺把、壺鈕,讓人感覺到事物的動感,難以捉摸,只能神會自得,飄逸在中國畫中表現比較明顯,在造型藝術中也經常反映出來。
13、意韻
是造型藝術的內涵,每件作品都有一個主題,一個中心,一個令人回味的意境。
14、情趣
紫砂壺創作,特別是紫砂塑器的創作,情趣必不可少,所謂紫砂之神韻,是作品注入生命的表現手法。情趣,在供春壺創作中比較突出,每件作品,情趣盎然。
15、姿媚
陰柔之美,供春系列壺之中,時而出現秀氣,動人的枝桿,其態輕盈、流暢干凈利落,在整體壺藝中,起到變化多端的作用,使壺藝整體效果達到變化統一。
16、變化
任何藝術品都在變化中取得統一,沒有變化就沒有生命力,變化包羅萬象,它是一種藝術節奏的表現,供春壺的制作充分運用了變化這個手法,直與曲,長與短,大與小等等。充分顯示了壺藝的魄力,達到功能與法則的統一,整體的藝術效果。(來源:普洱茶,圖來源:說茶網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