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收到許多朋友們喜歡的一點就是,其通過長久的泡養、飲茶,壺與人一樣會日漸溫潤,但是在日常使用中,能真正養好的卻少有。
養壺包漿
每每看到高手所養之壺,溫潤內斂,高貴雅致,讓人羨慕不已,而自己養的壺卻容易養臟、養花。
今天就與壺友們聊聊關于養壺的問題。
養不出效果
紫砂壺的養壺也就是俗稱的包漿,其色溫潤黯雅,發自然之光,這種便是紫砂壺養成之后的狀態,而養不出效果,則有以下幾種原因:
1.壺身打蠟或是拋光過度
2.其本身是灌漿壺或是手拉壺
不是自然的光亮
這兩類的壺一種是壺身經過處理,一種是加了水玻璃、工藝不同,這兩類的壺也是本身就比較光亮,所以壺友們在使用時會感覺養出的效果不大。
紫砂壺本身是富有砂感的,未養成前是素面素心,甚至是粗獷的,泥料和工藝是一把壺能否養出效果的根本,好的泥料和好的明針功夫,壺自然更易泡養。
養臟和養花
那么一把好的泥料紫砂壺,如何養護也是有講究的,高手養壺重在方法。
方法一:養壺八字決
勤泡、勤洗、通風、陰干
養臟
這個養壺八字決就是保證紫砂壺不會養臟的關鍵,很多壺友養壺都喜歡將茶湯淋于壺身或是用養壺筆擦拭等,其實這樣也無不妥,但是在用茶完畢后一定要記得要清洗干凈。
及時清洗
紫砂壺會養臟一定是在日常使用中沒有及時地清洗干凈,所謂「污衣派」的養壺方法筆者認為是不可取的。
方法二:選對茶葉
以段泥舉例,其透氣性是比較好的,也容易吸附茶湯,但是段泥的壺一般顏色都較淺,如果是選用紅茶之類等茶湯顏色較深的茶葉泡養,不注意清洗的話,很容易就養花了。
段泥泡養
所以段泥壺是適合泡茶湯顏色淺一些的白茶、綠茶等茶葉。同理,其他不同的泥料的壺其實也要注意搭配茶葉,這樣養壺就不會事倍功半了。
方法三:平心靜氣
其實這個方法三與其說是養壺方法,不如說是養心方法。因為飲茶養壺本就是一件讓人平心靜氣的事情。
飲茶靜心養氣
切莫急功近利,丟失了玩壺的初心,養壺最重要的是在日常飲茶的過程中,感受到紫砂壺的變化,與飲茶的自己一樣,日漸溫潤,這樣才是最佳的養壺狀態。
所以,知道為什么有的高手養壺養的這樣漂亮了嗎?不妨立馬泡上一壺,文中的方法可以用上了!(來源:茶文化知識,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