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已發展了幾千年,經漫長之歷史而至今日,留下了獨俱特色人的動人文字。篆刻,顧名思義就是以篆字為主要的表現形式。這是因為篆字乃是以線條為主,結構勻稱調和,又具伸縮自如,增減合度,挪讓有序,變化多端之特性,再加上篆刻家的精心巧手,篆字便在印面上跌宕生姿,鮮活雅致的呈現出來。
篆書的演變,如果以秦統一中國為界,其之前有甲骨文,金文(包括鐘鼎、兵器上之銘文),籀文(周宣王時期所整理的文字)及先秦六國的文字等。到了秦李斯整理各國文字,而制定了標準小篆,見圖:瑯琊刻石及泰山刻石。
——除了篆字之外,歷代篆刻家更是印外求印,不斷從錢幣、瓦當、磚刻、碑刻、封泥甚至圖騰等字符中汲取菁華而融之入印,使得刻篆天地新舊并陳,百花竟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