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印藝術的興衰總是與整個璽印術的發展相聯系的,魏晉時代,由于印章藝術的風格開始轉變,玉印制作的全盛時期也因此宣告結束。隋唐以后,盡管王公貴族崇尚古風,以玉琢治璽印作為征信玩賞之物,但畢竟已成一縷余緒。
玉類印材其實是我國古代印章中,除青銅之外,影響最大、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古人謂:“石之美者為玉”,它除了指老山玉、新山玉之外,還包括翡翠、水晶、瑪瑙、綠松石、松耳石、孔雀石、芙蓉石、木變石、東陵石、密玉,以及珊瑚、琥珀等。現在有人將玉與寶石和壽山、青田一類的密臘石混為一談,是一種誤解。因為寶石如鉆、紅藍寶石等等,屬于首飾石,不可能用來做印章;壽山石、青田石等密臘石,只是到明末清初才發現的印石種類,從質地,從文化內涵上來講,與玉有很大的差別,也不屬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