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別新舊犀角雕制品首先要看雕工。雕工的新舊程度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鑒別依據。老的犀角雕刻的題材大部分是山水、人物、動物、花鳥等,新刻的由于雕刻者的文化底蘊不足,有很多工藝水平明顯與老雕的相差甚遠。特別仿古風格的犀角雕,常見的典型圖案蟠螭紋、獸面紋等,現在工匠不經常接觸這些紋飾,雕不出來原來的味道,很多是拼出來的,沒有生氣。
其次看材質。犀角材料有亞洲和非洲兩個來源地,亞洲犀角因紋理細而比非洲產的珍貴,也較適合精選的雕刻,但是體量較小。非洲犀角紋理較粗,體量較大,雕刻花卉擺件的較多,如果是雕刻人物圖案,表現人物的面部五官和一些有細微變化的地方效果不好。
再者是看犀角制品的色澤。老的傳世犀角質地色澤變化自然,有行內常說的包漿,新刻的色澤明顯有新的感覺,器物整體的光亮不自然,還有很多人工染色的。需要注意的是,犀角雕與象牙制品、竹雕一樣,不容易保存,會干裂和蟲蛀,保存是要注意干濕度,還要在盒內放樟腦的藥物,防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