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貴玉,兼貴其聲。所以古樂器有玉磬、玉笛、玉篁、玉簫。春秋時即開采的安徽靈璧玉,最早就是制作玉磬的。
明清以后,玉器的制作有了重大發展,使用范圍貫穿在上層人物的衣食住行之中:衣帽冠發有各種佩件、飾物;食盞、玉杯等;住有玉嵌璧飾、桌案飾等;車馬轎也有種咱玉飾。至于玉瓶、花薰等桌幾上的陳列品及玉如意、墜子等掌中玩物,更是名目繁多,不勝枚舉。
玉質致密堅硬,滑潤光瑩,古人將玉的特性加以人格化,認為玉有“仁、義、智、勇、潔”五德,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說。玉又是美麗、富貴、高尚、廉潔等一切精神美的象征,因而文人常用以比喻許多事物,使許多人、物、事、景為之增輝生色。如謝枋得《蠶婦吟》:“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稱美女為玉人;牛嶠《菩薩蠻》:“門外雪花飛,玉郎猶未歸”,玉郎是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愛稱。至于玉容、玉面、玉貌、玉手、玉體、玉肩等,都是古代文人用來贊美美發性肌膚和姿色的。白居易《長恨歌》中“玉容寂寞淚闌干”、梁簡文帝〈烏棲曲〉中“朱唇玉面燈前出”里的“玉容”、“玉面”,則是指代“玉女”了。此外,形容人的風致還有“亭亭玉立”、“玉樹臨風”等。
玉和金一樣,是富貴的象征。“金玉滿堂”極言財富之多。金枝玉葉,是皇族后裔的專稱。玉樓、玉堂,均指華麗的宮殿和住宅,有時又指道觀。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虛仙境、玉宇,也都離不開一個“玉”字。玉與仙又掛上了鉤。皎潔的月亮中有一團黑影,古人不知其奧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搗藥”的故事。此后,舊時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詞指代月亮,既文雅又有神秘之感。
玉,還是權力的象征。除了玉璽外,“金科玉律”用來指不可變更的法律。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為玉帛“。助人成功也用”玉成“一詞。至于玉色純凈,質地堅密,也常用它來比喻貞操、節義,如“守身如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玉,并被廣泛用來描寫大自然的景色。風花雪月中,除只聞聲不見其形的風外,后三者都常用玉來吟詠贊頌。槐樹花素潔,便有“玉樹”之稱。一些純白素雅的花,常在其名之前冠以“玉”字,如玉蘭花、玉茗(白山茶花)等。以“玉龍”比喻漫天大雪,也頗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