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古發現,從新石器時期到明清時期,歷代出土的文物中,都有用岫巖玉雕琢的玉器。如新石器時期的《有孔玉斧》、夏商周時期的《鳥獸紋玉觥》、《玉跪人》、戰國時期的《獸形玉佩》、秦漢時期的《玉辟邪》、東晉時期的《龍頭龜鈕玉印》、南北朝時期的《獸形玉鎮》、唐宋時期的《獸首形玉杯》、元代的《玉貫耳蓋瓶》、明代的《龍頭玉杯》、清朝的《哪吒玉仙》等。這些古玉器經專家化驗,原料都是岫巖玉。1968年在河北滿城陵山漢墓中出土的“金縷玉衣”經化驗確認2498片玉片 大部分是用岫巖玉雕制而成。北京博物院所珍藏的屬夏家店文化的兩件出土玉器《碧玉螭佩》和《青玉鳥獸紋柄形器》,經化驗鑒定,均是岫巖玉雕制而成。在距今8000年的中國北方最早的人類村落遺址查海中出土的玉塊、玉匕等近百件玉器,經化驗鑒定,也是岫巖玉琢成。這些玉器,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也是最早的玉器,被譽為“天下第一玉”。出土于遼寧建平縣的“玉豬龍”和出土于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的“玉鉤龍”,都是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的產物,經化驗鑒定,也是岫巖玉雕刻而成。遠在江蘇、浙江一帶出土的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玉器中,經鑒定有岫巖玉。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700余件玉器,經鑒定,有40多件是用岫玉雕制而成。據傳,清朝皇太極刻有“皇帝奉天之玉”的傳國玉璽、乾隆皇帝刻有“國朝傳寶記”的玉璽,都是用岫巖玉雕制而成。
《毛傳》(《毛詩故訓傳》) 有“琇瑩,美石也”的記載。漢初《爾雅·釋器》載有“東方之美者,有醫無(巫)閭之珣玗琪焉”。普郭璞對其注釋為:“醫無閭,山名,今在遼東。珣玗琪,玉屬。”上述“琇瑩”有可能是岫巖的古稱,或由“岫巖”的同音轉換而來,或以地名稱玉石,故說“琇瑩,美石也”。即然“醫無閭”為遼東山名,“珣玗琪”又為“玉屬”,無疑作為“東方之美者”的“珣玗琪”就是遼東玉石“琇瑩”了。
岫巖玉的家鄉
岫巖玉所在地區位于中朝地臺遼東臺隆營口-寬甸古隆起的西端,區內古老地層發育,構造復雜,變質作用強烈,為岫巖玉礦床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條件。玉石礦體主要成透鏡體狀,賦存于古代遼河群大石橋組的富鎂碳酸鹽巖層中,受一定的層位控制,特別是其中的白云石大理巖-菱鎂礦層為最主要的含玉層位。礦床在成因上屬于層控變質熱液交代型玉石礦床。
現知岫巖玉在遼東半島分布較廣,產量較大。僅以岫巖縣而論,其著名的北瓦溝礦區即為資源相當豐富、開采時間較長、年產量甚大的礦區。除此之外,在岫巖縣境內還發現有10多處礦床或礦點。其他如寬甸、鳳城、丹東等地也有岫巖玉礦床、礦點或礦化線索發現。其含礦地層亦均為元古代遼河群大石橋組的富碳酸鹽巖層。
成分復雜的岫巖玉
岫巖玉物質成分復雜,物理性質、工藝美術特征等亦多有差別,因而它不是一個單一的玉種。
岫巖玉共分兩大系列:一是蛇紋石玉系列,二是透閃玉系列。兩大系列各種類型的玉都是五彩繽紛,晶瑩璀璨,光澤油亮。蛇紋石玉主要產于哈達碑鎮瓦溝,這里建有全國最大的玉石礦。近幾年,又在大房身鄉、三家子鎮發現蛇紋石玉,現已開采。透閃石玉產于偏嶺鎮細玉溝,透閃石玉又分為兩個類型,一是老玉,也叫細玉,產于細玉溝原生礦床;二是河磨玉,也叫“石包玉”,產于細玉溝外白沙河中及其流域的泥沙中。其實,河磨玉也出自細玉溝的老玉。其形成原因是老玉礦裸露地表部分經風化破碎成塊,被山洪沖到溝外白沙河里,和河卵石一起滾動,磨成卵石狀。大小不一,大的幾十噸,小的十幾公斤。每塊河磨玉都有一層紫褐色的表皮二、三厘米厚內含鮮艷細膩玉質。極個別的沒有形成表皮,被當地群眾稱做“露肉”。岫巖透閃石玉,即老玉、河磨玉,與新疆的和田玉同質。硬度為摩氏6.36—6.46。2001年7月,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王時麒等來岫巖對岫巖玉進行科考時,發現了透閃石極品岫巖白玉,其玉質與新疆和田“羊脂白”等同,堪稱岫巖“羊脂白”。這一重大發現,為岫巖玉樹起一個里程碑,把岫巖玉提升為國內玉類最高品位。
蛇紋石玉和老玉都是從地下原生礦床開采。河磨玉,則從河水中撈取,或從白沙河兩岸的泥沙中采取。每年洪水過后,采玉工們便到白沙河里憑感覺撈取河磨玉。平時從岸邊的泥沙中也可偶得。有的農民在院里打井發現河磨玉,也有的挖菜窖挖出河磨玉。
岫巖玉的顏色有深綠、綠、淺綠、黃綠、灰綠、黃褐、棕褐、暗紅、蠟黃、白、黃白、綠白、灰白、黑等色。如此豐富顏色的存在,常使岫巖玉有極其美麗的“巧色”。顏色的深淺與鐵含量的多少有關,含鐵多時一般色深,反之則色淺。玉石還有強烈的蠟狀光澤、玻璃光澤,有的顯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數秀明。其透明度與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有關。
當岫巖玉全部由蛇紋石組成時,其透明度高。如果其中有雜質含量達5%-10%,則透明度差。當岫巖玉中鐵、鎂含量高時,其透明度往往較差;反之則透明度會增高。折射率1.49-1.57。硬度為4.8-5.5,密度為2.45-2.48克/厘米3。研究表明,其硬度與它本身的結構有關,平行纖維的切面比垂直纖維的切面硬度大。例如,其中的蛇紋石玉平行纖維方向的硬度為5.82,垂直纖維方向為5.61;綠泥石玉平行纖維方向的硬度為2.91,垂直纖維方向的為2.86,等等。不僅如此,岫巖玉的硬度還與其化學成分有關,如鐵的含量愈大、鎂的含量愈小,其硬度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