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型木雕要與圖騰、服飾、臉譜、面具等相融合, 生動有趣,通潤靈透的最好。作品的主題也以民間風俗和神話故事為好,情節型、象征型、肖像型等都不錯。
動物造型的木雕講究七分天成,三分雕刻,或雕或繪,都要達到質地和色澤的和諧。動物木雕如果造型生動逼真,手法簡括凝練,各個部位與整體趨于和諧,而且刀法干凈、明快,就值得收藏。木雕講究獨具匠心,要隨形就勢,依據材料本身特有的天然形狀或紋理方向,巧加雕鑿。材質表面的扭曲、褶皺、孔洞、瘤結都恰到好處的才能稱得上品。木雕的產地、斷代、鑒定、作偽、保存、裝藏等方面多需專業知識,特別對于木雕的“發現史”要了如指掌。
如今木雕收藏已經成為收藏界的一種時尚,蘊含著智慧、情感與工巧的木雕能感悟生命本身。木雕不是沒有生命的,它的質感、紋理,還有呼之欲出的聲音,以及散發出的香氣都是一種生命的表白。如果哪件木雕作品有故事、有淵源,打上了歷史的烙印,那自然就有了很高的收藏價值,作品自然就不同尋常。
木雕不僅是雕刻家心靈手巧的產物,而且也是美化環境、陶冶性情、賞心悅目的藝術品,海外木雕有的大刀闊斧、粗獷有力;有的精雕細刻、線條流暢;有的簡潔概括,巧用自然美,別具風味。
供人欣賞的小型的、單獨的海外木雕,能起到點綴與美化環境的妙用。他們富有立體感,玲瓏剔透,典雅富麗,陳設性極佳。如果要收藏海外木雕作為居室的裝飾,要考慮海外木雕整體的大小比例適度以及題材與協調效果,要選擇總體結構、比例適當的器物,恰到好處地起到裝飾作用。
收藏海外木雕,特別要注意:非洲的很多國家為非洲木雕設立了出境關卡,年代久遠的非洲木雕,沒有當地文物局的證明不能運出去,所以購買時要注意。印度和東南亞的木雕一定要選那些特殊木材的作品,越是中國不出產的木材就越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