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位居陜西西北部,它的地理環境,以及多年來玉器出土后被上交外貿部門當作玉料加工出口,創收外匯的情形,已在戴應新先生的《石峁玉器探索》文中,敘述得很清楚。
樂天藏品 |
樂天藏品 |
由于戴應新先生對石峁玉器的徵集、研究與發表,逐漸讓世人認識了這批距今約四千多年,分布于陜北黃土高原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石峁玉器的時代,比起一些以多出土精美玉器為特征,而廣受世人矚目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為晚。
樂天藏品
如眾所周知的紅山文化,距今約五、六千年,分布于遼西到內蒙古一帶。良渚文化距今約四千四百年至五千三百年,分布于長江下游。這兩支民族,擅長于雕琢精美的玉器,又發展了高度的宗教文化。他們的玉器,也是骨董市場上炙手可熱的“高檔貨”。
玉器收藏愛好者大多認識紅山玉器和良渚玉器,而對于中國古代另一種距今約4000年至3500年的齊家玉器卻了解不多。齊家古玉多數藏于民間,齊家文化存在于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早期,因首先發現于甘肅齊家坪遺址而得名。目前學術界基本確定齊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青境內的黃河沿岸及支流,寧夏南部、陜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
樂天藏品 |
樂天藏品 |
與紅山、良渚時代相若的,其它出土玉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還有幾處。如分布于川、鄂、湘的大溪文化(約距今四千六百到五千九百年),以陜、晉、豫為核心的仰韶文化(距今約四千七百年至六千八百年),和分布于山東到蘇北的大汶口文化(約距今四千五百年至六千三百年)。這幾處民族所制作的玉飾和玉工具武器,剛比較光素。
不過,世事的為變化是很難理解的。燦爛一時的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以及齊家文化中的玉雕傳統,似乎都沒有在它們的“本土”上延續。而其而其消逝的原因,目前尚無法解釋。但與之不同時的大溪、仰韶和大汶口三系文化,各別在其“本土”上,有了玉雕藝術的“衣缽傳人”,且更發揚光大。
樂天藏品 |
樂天藏品 |
在距今約四千多年前,即西元前二千多年,湖北的石家河文化玉器,陜西的石峁玉器、山西的襄汾玉器(二者均屬中原龍山文化)、以及山東龍山文化玉器,都各有其特色。晚近發現安徽含山文化的玉人、玉龜、玉版等,更說明了當時的宗教人物--巫。可以用玉制的道具占卜問神。這些發展了玉雕工藝的區域性文化,相互交流,都是下一個階段---三代(夏、商、周),玉雕藝術的源頭。
樂天藏品
其中,石峁玉器特有的造型,如“牙璋”、刀、戈、圭、素琮、扇形璜等,更是在夏(二里頭文化)、商、周時,繼續制作。而石峁玉器中的主要玉料,是一種不透明的灰綠至墨綠色的閃玉(Nephrite),這種玉料,至今尚未找到它的礦源所在。但由于考古遺物可知,商、周時雖已多采用質美色潤,透明度較高的昆侖山產閃玉,但也有少數玉器,其質地為前述石峁系的玉料。東周以降,昆山美玉成為中國主要的玉料來源,因為以和田為采玉料的主要地區,所以大家習稱昆侖山玉為“和田玉”?;蛞蚯迥┮詠?,石峁玉器的陸續出土,并常被改刀制作其它玉器,所以市面上也有不少本世紀的仿古玉,其質地與石峁玉器頗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