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說文解字>曰;玉之美,有五德。玉石顏色,溫潤光澤,仁德也;根據紋理自外可以知中,此乃表里如一,心懷坦蕩之義也;玉石之音,舒展清揚,此乃富有智慧,兼遠謀之智德也;玉石堅硬,寧折不彎,勇德也;廉潔正直,潔德也。
正因如此,自古以來,玉受到眾多文人雅士的喜愛。正因為文人雅士的喜愛,玉也蘊含著更多的文化內涵。寫文章時,有一句話是“標題善,佳作成一半。”同樣道理,一件玉器的成功與否,與玉器的命名有很大關系。
傳統的玉器雕刻大多是花鳥魚獸、山水、人物。因此,在對玉器命名時,如果將一些花草樹木、神話傳說中的人物進行組合,通過諧音寄托善良美好的愿望,通過詩詞歌賦命名,無形中提高了玉器的文化品位,也無形中提高了玉器的價值。
如一年四季的主要花卉;春芙蓉、夏海棠、秋菊、冬梅。芙蓉花可根據詩句命名為“芙蓉國里盡朝暉”。海棠花可根據李清照<如夢令>詞:“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命名為“海棠依舊”或“綠肥紅瘦”。秋菊歷來與長壽相連,可命名為“愛菊者壽”或者“萬壽菊”,松菊雕刻在一起,還可命名為“松菊猶存”或“松菊延年”,寓人之高潔品格與不屈不撓的精神,祝福長輩或上級健康長壽。至于冬梅,涵義更多,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又如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因此在給這類玉器命名時,可命名為“只有香如故”或“俏也不爭春”等,喻人品之高潔。
如荷花,可命名為“君子之風”,其來源于周敦頤<愛蓮說>;也可命名為“一品清廉“。一品指九品官級中最高的一級,蓮與“廉”諧音,“一品清廉”喻意居高位而不貪,公正廉潔,這是古時百姓對清官的贊頌之詞。
如月季花,可以命名為四季平安。又因為月季是月月開花,也比喻事業“興旺發達”。如玉蘭花,可命名為“玉樹臨風”。因為玉蘭在早春開花,花大而純白,常用來比喻春天,用玉雕成樹配以玉蘭花,比喻男子才貌雙全,玉樹臨風寓意著俊才與美好,其來源于杜甫<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杯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玉蘭花、海棠、牡丹組圖也可命名為“玉堂富貴”贊頌富貴之家,府第輝煌,榮華富貴。
此外,百合或(柏樹)與柿樹或(獅子)、靈芝或(如意)等可以組合為“百事如意”;桂花與菊花,可組合為“貴壽無極”;菊花、牡丹可組合為“長壽富貴”;天竹和水仙可組成“天仙祝壽”等。
在玉雕的動物造型中,經常有鹿出現,可命名為“呦呦鹿鳴”。其源自曹操<短歌行>中“青春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之野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一可比喻渴求賢才,二可比喻對異性的向往。群鹿在山中也可命名為“鹿鳴聳翠”鹿鳴山在南召云陽境內,“鹿鳴聳翠”為古時南召八景之一。
玉雕中的牛可命名為“田園牧歌”、“伏牛奮蹄”、“俯首甘為孺子牛”還可喻為股市中的“牛市”。玉雕中的馬可命名為“龍馬精神”、“一日千里”、“馬到成功”等。玉雕中的虎可命名為“虎虎生威”或“回眸時看小於兔”。其源自魯迅詩:“無情未畢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坐看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兔”。於兔:虎的別稱;小於兔、虎幼仔。
歷史故事或歷史人物也是玉雕的一個重要體裁。比如“鶯鶯聽琴”不如“待月西廂”更有文化品位。“鶯鶯聽琴”源自<西廂記>。有詩曰:“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因此,命名為“待月西廂”更好一些。另外如玉雕中三國人物、嫦娥奔月等,其故事與傳說更是婦孺皆知,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
總之,筆者認為,作為玉雕工藝的從業者,不僅要有高超的雕刻技術,更要有獨特的藝術眼力和良好的文化素質。因為,良好的文化素質可提高藝術修養,藝術修養又促進雕刻技術,只有這樣,二者才能相得益彰。因此,在工作之余,你不妨買些花鳥蟲魚的書或唐詩宋詞看看,相信不僅可以提高自身修養,而且對你的工作也大有禆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