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飲茶是風雅之事,文人墨客以茶會友,吟詩作對。常年使用的茶器里積累了厚厚一層茶垢,愛好茶的人把它雅稱為 茶山 。
在以前,喜飲工夫茶的老前輩,他們大多數(shù)的壺外表都是茶銹斑駁,壺內壁的 茶山 如蜂窩狀,日久沖泡,壺內外早已看不見紫砂的真面目了。
喝完茶的杯子只是隨手沖一沖,經(jīng)年累月,壺壁上就會積累厚厚一層茶垢。
如果能堅持幾十年乃至幾代人,那壺或杯子也就成了寶物。據(jù)說這就到了無茶也有三分香的境界。
然而,現(xiàn)實卻遠遠沒那么風雅。
科學研究表明,茶垢主體構造是茶葉與泡茶水中的鈣鹽、鎂鹽之類沉積附著在茶具表面。再加上茶葉中的呈色物質參雜其間,形成我們平日所見到的茶垢的顏色。
我國民間流傳著: 喝茶不洗杯,閻王把命催 的俗話,這句話著實是危言聳聽,過于嚇唬人了。
茶垢是有害,但也不至于此,最廣為流傳的一個觀點是,茶垢中含有重金屬,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誠然,茶垢中確實含有茶多酚與金屬元素形成鈣、鎂等化合物。但是否含有重金屬化合物,則取決于茶葉的質量和泡茶用水的水質。
根據(jù)《茶葉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茶葉中鉛的相對含量為5,而汞的相對含量為3。茶垢中的相對含量遠遠低于這個標準。
只要飲用來源正規(guī)的茶葉與水,則可不必對茶垢中的重金屬過于擔心。
真正讓茶垢變得有危害的是其中滋生的霉菌。近年來,霉菌與霉菌毒素對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重視。
研究表明,霉菌對人體健康會造成的危害極大,主要表現(xiàn)為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
霉菌喜潮濕,茶垢正是霉菌的溫床。為了自己的健康,建議您一定要定期清理、去除紫砂壺的茶垢。(來源:茶文化知識,圖來源:網(wǎng)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wǎng)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