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壺蓋看起來不起眼,卻是壺的重要組成部分。壺蓋做的好,不但是對紫砂藝人技藝的考驗,同時也有裝飾作用。其實蓋子也是講究的。細分起來有很多種,搭配各式壺形,相得益彰。
重器首發土豪級絕世石紅壺 子非魚套組(壺140cc杯子60cc),實力派作者周建芬老師手工制作
主要形式有壓蓋、嵌蓋、截蓋三種:
1、壓蓋:亦稱 完蓋
與口置平的泥片稱 座片 ,彎起泥片為 虛片 ,壺口泥片稱 坨子 ,壺墻的泥圈為 子口 ,幾個部位及轉折過渡用脂泥鑲街,潤合貼切、渾若天成。壺蓋稍大于壺口之外徑的俗稱 天壓地 ,以適應功能和視覺的要求。
祝福祖國此壺葛軍大師為建國70周年特別制作獨特的色飾法裝飾,24k鑲金工藝,容量:700cc泥料:黃龍山原礦老紫泥/段泥
2、嵌蓋:嵌蓋是壺蓋嵌于壺口內的樣式,并與壺身融于一體
平嵌蓋口與壺口呈同一平面,制作時在同一泥片中切出,有圓形、方形、異形、樹樁形等。
虛嵌蓋與壺口呈弧形或其他形狀,形制規整。口部以裝飾線處理,有直口、瓢口、雌雄片口等結構,與平嵌蓋手法相似,以嚴密、精縫、通轉為上。
樣式是壺蓋嵌于壺口內,俗稱 地包天 ,如 矮井欄 、 一粒珠 、 魚化龍 等壺。
3、截蓋:這是紫砂壺的一種壺蓋形式,以壺整體截取一段作壺蓋而故名
特點是簡潔、流暢、明快、整體感強。制成后蓋與口不但大小適合,而且外輪廓線互相吻接,絲嚴合縫,故技藝要求較高。有截蓋、克截蓋、嵌截蓋之分。樣式如秦權、梨式、倒把西施等壺,蓋面與壺體表面輪廓線相互吻接,嚴絲合縫,壺蓋與壺口大小適合。(來源:承禮紫砂,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