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在《陽羨明陶錄》中又稱 石黃泥 ,是宜興紫砂中的珍稀泥種,明清以來一直是制作茗壺的極品材料。朱泥壺泥質天成,當屬紫砂內泥家族中的最珍稀的一員,但朱泥由于顆粒比含量小,并且干燥及燒成收縮率比較大,因此朱泥壺容易產生開裂的毛病。
朱泥壺的特點
朱泥壺泥質細膩密度高、高結晶,表面呈啞光,視覺并不鮮亮,顏色微紅帶黃,砂感若隱若現,養成后砂感明顯,潤澤透亮。此外,能在壺表面形成包漿,所以越用越光亮鮮艷,其組織細密,保香性能優于其他紫砂壺。
朱泥壺泡茶柔順好喝,經過泡茶養成色澤艷紅非常討喜,令許多愛壺者癡迷忘懷。特別是喝福建鐵觀音、臺灣高山茶、高香茶的朋友都比較喜歡朱泥小品,朱泥壺因收縮比例大,不易成型,所以很少做大品。一般沒有做過朱泥的陶藝師都很難掌握其泥性的特質,做出完好的成品壺。
朱泥壺出現驚裂的原因
朱泥壺制作過程中延展性好,但是燒結之后堅實易碎,氣孔相較紫泥較少,導熱過快,因為壺小胎薄的關系,外界溫度對壺體影響迅速,當朱泥壺長久未使用或者壺身已經完全干燥或外界溫度低于常溫太多的情況下,熱水若直接倒入溫差過大的壺體,就會容易引起 驚裂 的現象,類似生活中常見的熱水倒入冰冷的玻璃杯之后,玻璃產生的掉底反應。
冬天在使用紫砂壺時容易炸裂。在冬天,環境溫度太低,紫砂壺的壺身溫度本身比較也低。由于朱泥本身燒制的溫度就比紫泥等泥料要低很多,加上朱泥的致密度比其他泥料要高,氣孔透氣性相對低,在溫差發生急變收縮時沒有氣孔余地來緩沖時便會引起壺的驚裂。如果用滾開的熱水直接倒入朱泥壺沖茶,就有可能出現紫砂壺開裂的現象。
冬天,如何防止朱泥壺驚裂
在使用朱泥壺的時候,我們最好是先用溫開水淋壺身表面,也是所謂的溫壺,讓壺身先預熱,減少溫差的突然變化。不可直接使用沸水。朱泥壺含鐵量高,燒結后膨脹系數和熱裂性都大。久未使用,壺身完全干燥的情況下,應更加注重這一環節,就能夠避免或極大減少驚裂的發生。
一把好的紫砂壺如不加以保養,其價值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大打折扣。養壺是泡茶過程中的雅興之舉,其目的雖在于 器 ,但主角是 人 。保護好紫砂壺其實不需要很繁瑣的步驟,恰恰是日常使用過程中細心一點,就可能保護好你所心愛的紫砂壺了。(來源:純色紫砂文化,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