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到底怎么定價的呢?為什么有的壺貴,有的壺便宜呢?
很多新接觸紫砂壺的壺友對這個問題很迷茫,甚至在買壺的時候,因為不懂其中的原理,走了不少彎路,花了冤枉錢。
今天純色紫砂就分享12條紫砂壺定價的評判標準:
泥、形、工、款、裝飾、品相、制作時間、數量、原創度、證書、知名度、成型難度。這些是最基本的紫砂器組成結構,可以用來當作參考。
一、從泥料方面
紫砂原料很貴嗎?一把壺的價格是不是受泥料價格影響很大?
并不是。泥料在一把壺的總成本上只占極其微小的百分比。只是在鑒定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從形體方面
一把壺形體的設計思路和美感,非常影響收藏價值。
如果你對紫砂的傳統形體熟悉,又具有較高的形體審美能力,可以說在這一項上是非常加分的。
而如果你不太懂,那么根據 越時髦越容易被淘汰,越傳統越容易被流傳 的規律,古樸傳統造型的紫砂壺比造型奇特的壺更具有的收藏意義及升值的空間。
三、從工藝方面
在浮躁的當今社會,有些紫砂愛好者沒有足夠的耐心去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導致不太明晰某些紫砂壺的思想、設計理念和文化底蘊,這時候不妨去追做工好的作品。
如果看不懂藝術要領,追求精工是最規避風險的。
如果連工藝精拙都分不清,那選擇收藏紫砂壺絕對是不明智的。
四、從印款方面
印款、篆刻是一門大學問,一方面可以用來鑒定紫砂器的真偽,另外印款本身的好壞,也會左右紫砂器的收藏價值。歷史名人的印章,能給一把紫砂壺加分很多。
五、從裝飾方面
古人云:壺隨字貴,字隨壺傳。
陳曼生把詩文和畫與紫砂器結合后,確立了文人紫砂器的時代。他和楊彭年合作的作品,每一把都在幾百萬、上千萬,其中陳曼生銘刻的字畫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可見陶刻對壺品價值的影響。
近現代一些紫砂作品,如果有名家刻繪,也會增色不少。這方面純色紫砂也掉過坑里。
六、從品相方面
收藏品,殘一分則貶九分,有殘缺的新品是幾乎是沒什么人愿意光顧的。
而完好的老件則是萬中無一,很容易拍出天價。
七、從制作時間方面
一把壺的制作時間直接影響作品的價格,如某作者在70年代有做一款壺,而最近又復制了這一款壺,這兩把壺即便長的很像,價格也是云泥之別。
因為作者在兩個時期對壺的理解肯定不會一樣,選用的泥料更不可能一樣。而70年代留存至今,與新品的價格自然不會一樣了。
八、從數量方面
因為成品率低,所以一把壺極少會只制作一兩把,但時間過長,作品難免流失、損壞,那種只剩下極少數量的紫砂老壺,當然值得珍藏。
有的紫砂藝人,無限制復制自己的作品,導致一提到他的什么作品,就鋪天蓋地都是,人手一把,如尋常人家買菜做飯,這樣一來,收藏價值從何談起?
九、從原創度方面
所謂原創,是一個作者突破常規開創出來的新品種,是專屬于他自己的壺。
不是根據老樣品稍微調整比例、調整部件位置就算原創,而是創造出全新的作品,所以能夠真正有能力原創的藝人并不多。
而原創出來還被普遍認可的,更是鳳毛麟角,所以原創度亦很影響紫砂壺價格。
十、從有無證書方面
有些壺友可能不在乎證書,但是在交易市場上,很多人確實更信任有證書的紫砂壺。所以建議保存好自己愛壺的證書。
十一、從知名度方面
有一些玩壺時間長的壺友,可能已經不太在乎藝人的知名度和職稱這一塊了,因為他們能從壺本身辨別出壺的好壞。
可是職稱對于初級愛好者而言,卻是判斷一把壺如何定價的重要參考指標。在讀不懂壺的狀態下,買的壺有一個藝人職稱標注,心里也算塌實些,這個無可厚非。
十二、從成形難度方面
關于這一點,建議盡量選擇手工作品。因為難度更大,升值價值也更高。
希望這12條基礎的紫砂壺定價評判標準,能給你在買壺的時候提供一些參考價值。不過這畢竟是基礎,純色紫砂更希望壺友不斷提升自己的眼界,審美層次高了,追求就精益求精,也更能選到心儀的好壺了。(文章來源:純色紫砂文化;圖片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