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玩紫砂壺的客官老爺們最喜歡談論的除了泥料,就是全手工、半手工的區別了,其實要正確看待這個問題呢,還是要從制作工藝的具體步驟角度來看待問題。
我們知道所謂的半手工壺顧名思義就是紫砂壺在制作的過程中雖然含有手工的成分在里面,但還是要借助模具來完成制作,而全手工壺是指整個制作過程中都不需要使用任何模具,因此全手工的制作難度相對較大,相應的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比較多。
其實,本質上說模具其實也是一種工具對吧,古時候的紫砂壺匠人,其實也是要用到模具這種工具的,比如筋囊器型的紫砂壺古時候也是要依靠模子來塑性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要根據不同的壺型來看待模具問題,某些壺型借助模具半手工壺比全手工更有氣勢和韻味也是很常見的,比如花貨,可以說沒有模具是無法制作的。
另一方面,全手工壺的制作遠比大家想象的要困難,火候功力沒有達到的工藝師做出來的氣韻完全沒有半手工做出來的強,很容易在器型規整方面出現不到位的情景,而且現在就算是國家級工藝師、高工手里也不是說做一把全手工出來就是成品的,很多時候還需要重新推敲琢磨的!
正常的做法基本上是采用傳統手法打出桶身,之后為了壺型更加標準,還是需要借助模具校準器型的,如上圖3、圖4。
其實壺友們最擔心的的是半手工壺借助模具可以批量生產,無限量的復制,其實這方面的擔心是不必要的,半手工壺同樣有作者的巧思在里面,同樣也是不可復制的,顧景舟老師的許多壺也是借助了模具的,關鍵顧老模具用的好,用的巧,你現在讓高級工藝師使用顧老的模具也不可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所以說,看泥料、看氣韻、看器型,手工還是半手工反而并不是那么特別重要的!(文章來源:紫砂文化館;圖片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