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發掘出距今約6000年的仰韶文化遺跡,其中出土陶器上清晰可辨的 竹 字符號。在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就開始研究利用竹。
追溯歷史的腳步,竹與中華文明的發展密不可分。在沒有紙的時代,我們用竹簡書寫;沒有鋼鐵的時代,我們用竹做筏。
竹簡
文人夸贊竹是君子, 凌云勁竹真君子,空谷幽蘭絕美人 。還夸贊他堅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
中國人愛竹,就像中國人愛茶。竹無俗韻,茗有奇香。竹與茶,都屬山中清靈之物。吃茶,怎么能無竹相伴呢?
二十二萬畝的竹林,縱橫八百里,形成了一片翡翠的竹海,這是上天賜給宜興的禮物。在這里竹長在山上,也長在壺上。
竹子既是紫砂壺的創作素材,又是紫砂壺成型工具的制作材料。
制壺工具
紫砂壺在成型過程中使用的各類工具多達上百種,其中用竹子做的工具就有矩車、矩底、勒只、篦只、竹刀、線梗、泥扦尺、竹拍子等。
以竹入壺
竹是紫砂花器的重要靈感來源。竹型紫砂壺已成為紫砂花器的一大門類。有以一截竹筒為壺身的竹段壺,也有多竹乃至一捆竹的,如 五竹壺 、 龍頭一捆竹 。
也有采用竹做嘴、把、流的,壺身貼花采用竹枝、葉的壺,例如 竹報春壺 。
后來又演變出諸如 竹報春壺 、 佛肚竹壺 等經典壺形。除此之外紫砂藝人還在不斷的創新、制作各種竹壺。
如果把品類擴大到文房擺件等其他紫砂雜項,各種竹型筆筒、筍型水盂,惟妙惟肖。
以竹飾壺
以竹飾壺,主要指在壺上用陶刻、堆雕、泥繪、等手法飾以飄逸瀟灑的竹畫。或者題寫詠竹贊竹的詩句。
清朝文人翟子冶 墨竹工力最深,縱逸自如,常繪梅竹 。留下了舉世矚目的子冶石瓢,以善刻竹而聞名。
顧景舟制談堯坤刻修篁翠影石瓢壺歸屬戴相明
1948年顧景舟制5把大石瓢由滬上著名書畫家吳湖帆書畫裝飾,其中4把均刻繪竹枝,并分別題詠詩句,其中2把幾經流轉先后在2008、2010年的拍賣會上拍出數百乃至一千三百多萬的天價。
顧景舟制談堯坤刻薰風瀟竹石瓢壺歸屬江寒汀
竹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很好的寓意,它有著謙謙君子風骨,又有著堅韌不拔的意志。
竹文化的加入使壺的品味變得不同凡響,生活與藝術相結合的趣味,盡在其中。(來源:砂海墨韻,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