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新買的壺開壺時出現(xiàn)一層不明白色物質(zhì),雖然壺開好了心里卻總有些不踏實,還能繼續(xù)拿來泡茶嗎?
首先紫砂壺經(jīng)過鑒別后,確認是真的紫砂壺,那么可以從以下兩種情況進行判斷:
1、紫砂壺開壺時所用的水是富含鈣鎂離子的硬水,那么怎么判斷你用的水是硬水呢?很簡單,只要在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果在水中發(fā)現(xiàn)有沉淀生成,那么就可以證明你用的水是硬水。所以如果不想紫砂壺開壺時有白色物質(zhì),那盡量用純凈水來開壺。
2、紫砂壺在燒窯時,為防止壺與壺之間、與壺蓋之間發(fā)生粘連,會在壺上灑一種細細的白砂,太我們在拿到新壺時都會看到有少量的白色粒顆物,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
Q2:為何以前老藝人的落款都方方正正,一看就知道誰做的,現(xiàn)在的藝人落款我一般都不認識?
印款的鑒賞也是紫砂審美一部分,老壺的印款比較簡單易識,現(xiàn)在某些作品的印款比較復雜難辨。正是因為印款是紫砂壺藝術語言有機組成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要認識到藝術發(fā)展的多樣性,印款在紫砂壺上的藝術表現(xiàn)同樣也是多樣的。最初是只有底刻款,后來發(fā)展為底款、把款、蓋款,現(xiàn)在還有內(nèi)壁章、子口章等等。就如同明清時期可能只有幾百款壺型,而現(xiàn)今壺型成千上萬一樣,多樣性是藝術發(fā)展的源泉。不管是鐵線篆,還是鳥蟲篆;不管是標新立異,還是嘩眾取寵,只要不是反審美的,反實用的,我們就應該包容印款形式的多樣性,讓紫砂藝術誕生更多的可能性。
Q3:為什么我用同一種茶葉養(yǎng)兩把壺,一把養(yǎng)的快,一把比較慢,另一把是不是假貨啊?
可能是因為您的兩把壺的泥料不同,或者同種泥料粗細不同,喝茶頻率也有高低,所以養(yǎng)包漿的速度會有所不同。如段泥養(yǎng)的相對就會慢些,一旦養(yǎng)出來就非常漂亮,并不一定養(yǎng)的慢的壺就不好。
Q4:供春壺是沒辦法做成兩把一模一樣的嗎?
供春壺紋路變幻復雜,即使是同一個工藝師也不能做出兩把完全一樣的壺,只是可以做到大致相同,世上沒有兩把一模一樣的供春壺。
Q5:方器為什么普遍比圓器貴啊?
在實用器層次,確實方器價格普遍高于圓器,因為撇開一把壺的氣韻不說,就純粹從制作方式來看,方器要更復雜些,點、面、線的講究要更多,所以比圓器也更難處理,花費的時間多,成本自然就高了。
但是這并不是絕對的,在更高的領域,方器、圓器,甚至是花器、筋紋器,都沒有貴賤之分,也不能純粹以制作的復雜程度來斷定哪個貴哪個便宜。
Q6:都說要一壺事一茶,一個壺泡多種茶是否有影響?
每種茶的味道相差不少,而紫砂本身的雙氣孔結構使得壺體久泡之后自然附有茶香,所以如果不同系的茶用同一只壺,就容易串味了,所以有條件的話建議一個壺只泡一種茶。至少也要做到大類分開。(來源:紫砂壺玩家;作者:紫砂品鑒師;圖文來源:網(wǎng)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wǎng)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