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的獨特材質 紫砂,造就了我們廣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興這個陶都名片。他們創(chuàng)造的寶貴財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藝品,就是工藝的證明、品質的證明。所以說 紫砂是一種特質、紫砂是一門工藝、紫砂是一種品質、紫砂是一門道德!
紫砂壺,怎么去看它是否是一把好壺?我常常會說到一個詞: 氣韻 。這個氣韻,很難說得清。一把壺,壺架子搭得不錯,但氣韻沒表現(xiàn)出來,那還不能稱得上一把好壺。有人說,氣韻,太過玄乎,有沒有,全憑你一張嘴,其實不然,即使你說得天花亂墜,它沒得就是沒得。
那怎么去看一把壺的氣韻呢?
看氣韻,我覺得是最后一關,一把壺過了泥料和做工這兩關,接下來就是看壺整體的一個架子,嘴、把、壺身以及壺鈕的一個整體搭配,是否和諧、美觀,是否符合人體力學,拿捏使用是否順手,最后,過了壺架子這關,我們再看它的氣韻 氣度、韻味!
其中有一個討巧的辦法,比如你喜歡一個壺型,你可以從網上著重翻看那些名家的經典之作,看它的型。比如石瓢,你可以找顧景舟、李寒勇之類做的經典,反復觀摩,爭取把型烙在腦子里,你再出去淘壺,能過篩掉很大一部分,買來的石瓢壺,肯定不會太差。這只是針對單一壺型。
面對眾多壺型,該怎么去看呢?這只能依靠自己每天的積累,多去看一些經典好的作品,看多了,自己心中自然有桿稱。
氣韻,表現(xiàn)在方方面面,比如嘴、把、壺鈕的粗細上、壺面的張力、明針的手法、銜接的過渡等等。
嘴、把、壺鈕的一粗一細,特別能反映一把壺的韻味,胖瘦把握考驗的就是作者長年累月的積累。多一點顯胖、少一點顯瘦,個中把握,極難掌控。
全手工的壺,是作者根據自己的需要,拍打成型的,壺面的弧度曲面,看似平面,但張力盡顯。
好的明針,給人感覺是未養(yǎng)而先潤。現(xiàn)在的做壺人,很容易忽略明針的刮壓,因為明針工具比較難掌握,需要長幾年的時間運用,才順手,了坯時,一些師傅只是一帶而過。而老一輩的藝人,是非常注重明針功夫的,好的明針功夫,紫砂壺的水色是很漂亮的。這也很難反映一把壺的氣韻。
零部件的整合,銜接需要自然,一胥而出,不能生硬,簡單的銜接是沒有靈魂的。
氣韻之說,沒有假,關鍵在于多看。(作者:陳老師,來源:紫砂壺百科全書,圖來源:說茶網圖庫)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