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或者收藏的角度來講,一個重要的規律,就是"物以稀為貴",從我們今天的拍賣市場來看,為什么朱可心的壺不如顧景舟的貴,因為顧景舟的作品存世量少,朱可心由于子女多,家庭負擔重,總是起早貪黑不停地做壺,顧景舟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自然注意花長時間精心創作,產量很少,當然我這樣說,絲毫沒有貶低朱可心的藝術成就。
在一些紫砂藝術珍品展或拍賣會上,我們往往會看到一件紫砂壺注明是孤品,這一句可頂一萬句,就是它的稀有度,它的珍貴度,這一個"孤品"表現出一切,珍稀程度決定了收藏價值的高與低。雖然有時候一件紫砂壺從藝術表現力上看,不一定完美,但是,是一件絕無僅有的東西,人們也會趨之若鶩的去爭相收藏。
當代紫砂壺,許多大神(師)七、八十歲了,還源源不斷地有新東西產生出來,那么就不具有這種稀有性,自然投資價值就大打折扣。何道洪的東西為什么比其他幾位大神的作品價格高,首先是因為少,某些大師為什么賣價不如一些后起之秀的民間實力派,終極原因,是他們產量太大,幾個、十幾個槍手為之代工,也許他們有另外一種理念吧,所謂的薄利多銷,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工業化大生產的概念,與藝術創作背道而馳,最后,是害了那些投資收藏他們作品的人。
朱可心與顧景舟都是紫砂藝術園地里的大師,大師是慢長的藝術生崖中苦苦熬出來的,是后人對前輩的尊稱,是對過世藝術家成就的肯定,所謂的藝術創作,"應先需得法,中需有法,后需變法,無法之法乃為至法,大師無技巧。所謂大道無術、大道至簡等,說的也都是 大師無技巧 的高度和境界。"從他們兩個人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理解上述觀點的正確認識。
放眼全球,除中國之外,沒有一個國家為活著的人去評大師榮譽的,大師是后人對前輩具有人格與藝德藝術綜合成就尊重稱謂,為活人評大師的這種奇葩就是開出的罪惡之花,讓人墮落,讓人為了私利而不擇手段!(來源:紫砂,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