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的獨特材質 紫砂,造就了我們廣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興這個陶都名片。他們創造的寶貴財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藝品,就是工藝的證明、品質的證明。所以說 紫砂是一種特質、紫砂是一門工藝、紫砂是一種品質、紫砂是一門道德!
萬物皆可盤,尤其是紫砂壺,怎么盤,是關鍵!
想起早些年,自己還是學徒的時候,做了把石瓢壺,特地放在師傅的茶臺上 養 ,很興奮,想養一把專屬于自己的好壺,年輕氣盛,有一絲焦躁之氣,沒有啥耐心,瞅著師傅油潤潤的壺,就想著也能立馬養出那個成色。
大冬天,一大早來到工作室,沒有比泡一壺茶來著更好的享受了。傾倒出茶湯,滿滿的喝上一口,趁壺的余溫,趕緊雙手盤在壺上,使勁的摸,全當做個湯婆子,簡直是冬天里的取暖神器啊,當時也顧不得手上干不干凈、油不油的,如果油的,正好,盤在壺上,甚是好看,甚至為了加速壺的包漿,把壺往臉上趁,把油盤滿了壺面,雙手不斷撫摸,看著特別好看,油油的,以為那是 包漿 。
現在想來,也是特別的尷尬,剛開始不懂,很容易把一把壺給這么糟蹋了,這樣養出來的壺就是所謂的 和尚光 ,是 虛光 ,不沉穩,很容易養花了,變成東一塊油的、西一塊油的,很難再重新養回來。
紫砂壺忌油,盤壺時,手要干凈,不能油膩,趁著壺的余溫盤壺,對壺來說,也有極大的好處,越盤越順。對于我們自己,由于不斷的盤,手掌的穴位也會被不斷的按到,也有利于血液的循環,隱隱的,好處是很大的。
正確的養壺,怎么做呢?
我自己喜歡淋養,泡茶的時候,備一條茶巾,一邊喝茶,一邊把多余的茶湯淋在壺上,反哺給壺,壺身熱的時候,會迅速吸收茶湯,細心留意,會在壺面上留下茶漬印記,這時候再拿熱水沖一下,拿茶巾迅速擦拭干凈,不要把茶漬留在壺上,茶巾是關鍵,要擦拭壺身,保持壺的潔凈,每天泡茶的時候如此反復,包漿很快。(平常注意壺口和壺蓋邊沿,這與茶湯交接的地方,最是容易殘留茶漬,要及時清理,不然時間一長,茶漬吃進去,很難處理,可以用鹽擦拭。)
養壺的時候,一些朋友喜歡把茶湯悶在壺內,感覺更好養,常常晚上留一壺滿滿的茶水在壺內過夜,其實不然,紫砂壺放冷后,冷茶湯是沒有效果的,冷茶湯你泡一禮拜都沒用,天生需要熱茶湯泡才行,在熱氣的蒸騰下,利用紫砂特殊的雙重氣孔,從中透出來,經過茶巾的擦拭均勻,易包漿的。
還有一種,極富耐心的,內養。正常泡茶,其他都和上述方法一致,就是不拿茶湯淋壺,以內蘊,靠熱氣蒸騰茶湯,慢慢透出壺面,經過茶巾不斷擦拭,從而養出包漿,這種方法,比較慢,對于壺色比較淡的壺來說,這種方法比較靠譜,也容易養,不易養花,比如段泥、本綠。
紫砂壺,只要保持壺的干凈,想怎么盤就怎么盤,只要是真的紫砂泥料,早晚都能盤出來。(作者:陳老師,來源:紫砂壺百科全書,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