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桂祥(1910~1995),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羅桂祥以儒家 厚生 思想來指導自己的創業,20世紀40年代在抗戰時的香港創辦豆品公司,生產出了 窮人的牛奶 營養飲品維他奶;六、七十年代取得巨大成功,成為全球最大的豆奶公司,被稱為世界 維他奶之父 。
羅桂祥不僅是著名的實業家,亦是香港有名的收藏家,尤喜收集宜興紫砂壺。香港茶具文物館大部分展品都是他捐贈的。
2016年春拍以3220萬元成交的陳鳴遠南瓜壺,即是羅桂祥舊藏。
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收集紫砂茶具文物。20世紀70年代中期,羅桂祥接受蘇富比前主席朱湯生的建議,在蘇富比一個宜興專拍中拍得一批紫砂宜興茶壺。
該批宜興陶器多帶明朝著名陶工的款記,雖然實際上是二十世紀前半期的仿品,但造工精致。
之后,羅桂祥加添了很多藏品,其中清代宜興茶壺和其它壺類大多數是吳繼遠和當時替他管理雙魚公司的葉榮枝在香港和國內陸續代為搜羅的。
當代宜興紫砂的收藏,羅桂祥則親自到宜興考察,并對宜興紫砂的歷史和燒造深加研究。
早在1979年,剛剛改革開放,羅桂祥就已到宜興考察,還與顧景舟、蔣蓉等制壺能手進行了專題座談,十分關切宜興紫砂的燒造、歷史、鑒真等問題,與宜興人員共同探討了紫砂的歷史文化及其現狀。
在世界周游各地期間,羅桂祥不惜重金收購了古今紫砂名壺200余種。在宜興訪問期間,羅桂祥向宜興紫砂工藝廠,簽定了一份訂單,定制了20多位宜興做壺能手的,23個品種565件套紫砂壺,并要求廠方對每位作者附簡要介紹的文字說明,以如實地對他們進行宣傳,提高他們在港臺的身價和知名度。
羅桂祥在收藏紫砂茶壺的基礎上,由宜興紫砂逐漸擴展到產自不同地方的中國茶壺,從明清上溯到唐宋。羅桂祥收藏的紫砂茶具,以其整體性、系統性與無言之美享譽遐邇。
羅桂祥于1981年10月,將深藏的476件各類陶瓷茶具捐獻給香港市政局,成立 香港茶具文物館 ,并出版《宜興陶藝》,補充了很多赴宜時搜集到的新資料,大力弘揚宜興紫砂文化,肯定紫砂陶藝的價值。
1984年6月,香港 茶具文物館 開幕,從此促進了港、臺壺藝的研究風氣,活躍了臺灣的古壺市場。同時,《茶具文物館 羅桂祥藏品(下冊)》,由香港藝術館出版。
如今,這把壺放在香港茶具文物館內,記錄這壺的一段流傳經歷的紙片也原樣放在壺內,它將和壺一樣,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來源:紫砂之家官方,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