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 壺形,一圓疊一圓,寓意 連生貴子 。明代問世。一說取象形,另說由古時南方煮蓮子粥所用的蓮子罐演化。
陽羨壺諺云: 三腳石瓢四腳爐,豐為蓮子扁為鼓 。這壺身比仿古壺稍高一些的圓器便是蓮子壺了。考證蓮子壺造型的來歷,似乎很難說清其創意源頭。有好壺者考出至少有兩說。其一,源自流行于明朝崇禎年間的 蓮子罐 ,直口垂肩圈足,鼓腹長圓身,附蓋者蓋面略鼓,整體造型似一顆蓮子。后又變化出高蓮子、古蓮子、大蓮子等,由古樸敦厚而化為清秀俏麗之美,秀出清初蓮子壺的風貌。另一說是,壺身較矮,亦稱扁蓮子,壺式若扁墩、仿古井欄,紐變橋式為圓珠或牛鼻,易名為平蓋蓮子或牛蓋蓮子。這種變化,從壺式中彰顯典雅的書卷之風。
清大亨蓮子壺
蓮子壺 的基本特點是:整體飽滿,肩頸舒展,張弛有度,口蓋略大,弧形蓋頂與飽滿的身形呼應,融為一體。流、把線條過渡如行云流水,整體視覺勻稱。壺把根部帶 尾巴 ,即壺把底端帶垂耳,使用時可用無名指相抵,以免燙手。
佛家所謂 蓮由心生,心生萬相 。最早的 蓮子 壺流行于明崇禎年間,為 罐 狀,直口,垂肩,圈足,鼓腹長圓身,蓋面略鼓,整體形似一顆蓮子。清初后, 蓮子 壺的造型開始多樣化,有 盎蓋 、 平蓋 、 嵌蓋 、 截蓋 、 牛蓋 、 秋水 、 筋紋 等, 蓮子壺 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蓮子
壺身呈飽滿渾圓的蓮子式,平口出唇。彎流,環柄。線條渾樸飽滿,氣度大方,耐看而神韻具足,作品造型挺拔,秀巧而有氣勢。
秋水壺
如夏花之燦爛奪目,若秋水般清澈動人,這是秋水壺的含義。
秋水的名字卻真是讓人浮想聯翩,就好像眼前有一個秋水般的伊人,淡雅如煙,氣質優雅。讓人一見而驚艷,再別而惆悵。直至過了數年后,還能回想起她的一顰一笑,久久而不能忘。
秋水與蓮子傻傻分不清楚
把下均有垂耳,器形亦都渾圓穩重。初識秋水壺,你會覺得它與蓮子壺有似曾相識之感。不過呢,仔細看,你是可以看出其細微不同之處的。蓮子壺圓潤似蓮,美則美矣;而秋水壺的身段則更顯高挑,有清傲冷峻之感,更像是一個冷美人,凡夫俗子往往不能入其法眼,得蒙垂青。
秋水壺壺身類似橄欖,美人肩,細長頸,其形、氣、態古韻十足。把下垂耳點綴,蓋面突起,并自然頂起一圓珠鈕,子母線外翻并吻合嚴密,線條柔美纖巧,典雅而又不乏韻味。
清道光朱泥秋水壺
泥色純正,胎體堅實,制作痕跡宛然可見。蓋頂飾寶珠鈕,圈把垂耳,流略彎,壺腹飽滿,氣度秀逸。臥足壺底,陰刻 秋水 二字,具道光時期典型特征。將壺式名稱作為唯一款文,亦見于 君德 、 思亭 等式。(來源:喝茶的學問,圖來源:說茶網圖庫)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