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宜興紫砂壺避不開的當屬宜興黃龍山的原礦紫砂泥料了。
最近在網上和一些壺友聊天,對宜興了解不太清楚的壺友有時會問類似這樣的問題:電視媒體不是報道紫砂礦已經封礦枯竭了嗎?現在還可以進去嗎?沒有了紫砂泥,宜興人用什么做紫砂壺啊?
剛開始聽個別壺友講的時候,并沒有太在乎,后來慢慢發現不只是一二個紫砂壺愛好者會有這樣的疑問,其實他們代表了很多人對宜興紫砂壺的無知和誤解。
宜興黃龍山是老一輩人開采用紫砂壺的主要泥料來源,之前也是供給宜興紫砂壺工藝廠,紫砂工藝二廠、紫砂工藝三廠等用來制作紫砂壺,后來因為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開放給了私人承包,然后就導致了原礦的胡亂開采、無節制的私采。
這里首先和大家報告下,宜興黃龍山紫砂原礦之前確實被封禁過。在2005年4月時候,宜興市人民政府凍結對紫砂原礦的開采時間為3年,任何人不得擅自開采挖掘。這個當時對紫砂泥料市場是有很大沖擊的,很多壺也是突然間價格漲起來了。
但是后來在2010年6月左右,又解除了黃龍山紫砂礦的 禁采令 ,實行了科學性保護性計劃性的開采。??
其次,即便近年來宜興黃龍山原礦的開采量非常小,制作的紫砂壺能流入到市場的更少,但是宜興除了黃龍山以外,還有很多其它的礦區,而這些礦區正是現在市面上銷售的紫砂壺最主要的泥料來源,包括一些朱泥、紫泥、段泥等等。
再者作為宜興制壺人,大家以此為生,其實絕大多數制壺藝人家里都儲存了一定量的紫砂泥料,另外大家也會各自周轉一部分。?
另外,紫砂原礦從明、清一直到我國解放以后開采量甚微,制壺者均是做一點去采掘一點,是根據手頭活計來取材的。直到1955年地方政府才成立采礦公司,實行陶土統一開采。1956年開采陶土的總量只有18噸,到了1959年,由于開采技術的改進,生產量的增加,開采陶土的總量翻了十幾倍。1966年,宜興陶瓷公司成立原料總廠,全面集中開采,丁蜀地區所有陶瓷廠家的陶土原料,都由原料總廠負責有計劃,有步驟的撥給。直到90年代中后期,由于日用陶被其他工業日用制品所代替,而逐漸衰弱,為此原料總廠關閉了所有礦井。但唯獨有紫砂一枝獨秀。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和大家報告下,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幾塊錢、幾十塊錢的紫砂壺或者紫砂杯,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建議大家最好不要用。像這類的紫砂壺已經不算是紫砂壺了,泥料一般都是外地拉運到宜興,或者是用一些劣質的泥土混合化工成分制成的。這類的紫砂壺如果購買后作為茶具長時間泡茶飲用,不僅會有損身體健康,更有患病的風險。
紫砂壺畢竟不是一個易耗品,作為日常喝茶的茶具,壺友選購紫砂壺的時候,盡量不要購買劣質泥料做成的紫砂壺,另外如果不是考慮收藏價值的話,選購紫砂壺的時候也可以不用太過在乎制壺者的職稱高低,只要紫砂壺泥料不差就可以了。
最后還是要告訴大家眼下真的不用擔心紫砂礦料會枯竭,我想在幾十年甚至一兩百年內都足夠用。但是紫砂礦源的充足不代表就沒有造假的化工壺出現。好比科技和生產力發達的今天,哪怕是產能過剩,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假貨仿品出現,這是任何行業都避免不了的現狀,因為總有那么一些人為了謀取暴利會做出一些不道德甚至傷天害理的行為。
造假在當今的社會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而不單單是紫砂行業。大家要學會客觀的看待,不能因為個別人的造假行為而把整個行業都打死。同時要想不上當受騙,那只有多學習,多交流。(來源:普洱茶,圖來源:說茶網圖庫)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