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來源說茶網圖庫)
1、為什么有的壺把是偏的?
因為藝人習慣手勢所造成,還有就是入窯燒制過程中變形所致。現在制壺燒壺由于共計和燒制技術的不斷提高,壺把偏的情況已經得到了大大改善。老壺壺把偏的情況較為普遍。
但徐秀棠大師曾說: 一把好壺絕不會因為它把兒偏而減低其藝術價值。 應該從壺的整體去把握,器形要準確,比例要協調,這是最能體現做壺的功底及其形成的藝術風格。
2、紫砂壺會越養越輕嗎?
許多壺友都有這樣一個感覺,感覺使用的過程中越來越輕。科學的講任何物體只要用就會有損耗,俗話說縮水、抽分量。
但紫砂壺的磨損是非常小的,應該感覺不出來,越養越輕的體驗應該是剛剛用的時候還不順手,用久了順手了自然感覺就輕了。
事實上,使用日久,壺內茶山變多,壺的分量理論上應該更重。
3、出水孔是判斷老壺的標志嗎?
一般認為獨孔為清代以前,民國以后多孔。七八十年代出現了球孔。但這并不絕對,因為有些作者生活在跨時代,單獨以出水孔判斷紫砂壺的年代是不全面、不準確的。
出水孔應該說是判斷紫砂壺年代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之一,一把老壺應該從多方面去考量,比如年代特征、泥料做工、印章款識等等,從而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
4、聽說特別好的壺,注滿開水壺蓋能提起壺來?
這個在民間廣為傳說,書上也確實有過記載,但并不代表真實。古人說話有夸張的成分,也有戲言,應仔細甄別。
做得好的壺,壺蓋和壺口嚴絲合縫,注滿了熱水,由于壓力等原因,可能偶爾會出現上述情況,但應該是瞬間發生,不會持久,否則做壺就省事了,不用做壺把了。壺口蓋做的再封密,壺蓋能提起全壺來,也不能成為壺好的唯一標準。(來源:紫砂茶器與茶文化知識)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