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在古代,絕非普通的工藝原料,它承載著中國傳統茶禪一味的文化,制作紫砂,不止是一門單純的技能,更是一份福德,一份虔誠。坦誠的說,我希望您選擇我的紫砂作品,不單單是因為生意,更因為看不慣現在魚龍混雜的紫砂市場。現在市場上充斥著很多低價的化工壺和模具壺,不但擾亂市場還危害消費者的健康,這簡直是褻瀆紫砂手工藝,褻瀆老祖宗。
為什么宜興的紫砂壺這么出名?并不只是工藝精湛,大師輩出,真正的原因還是宜興產的紫砂質地優良,其含鐵量高,燒制成器后,吸水率和排氣率好,用來泡茶,色、香、味俱佳。因此,判斷一把好壺,首先的標準就是看泥料是否正宗,是否為宜興原礦紫砂。良心做壺,遠離化工壺!
如何選壺?
紫砂壺品種繁多,那么如何挑選一把稱心如意的好壺呢?方潤建議您從 泥、形、工、款、功 5個方面精心挑選。
泥
根據現代科學的分析,紫砂壺的分子結構確有與其他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樣的紫砂泥,其結構也不盡相同,有著細微的差別。這樣,由于原材料不同,帶來功能效用及給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盡相同。
功能效用好的則質優,不然則質差;官能感受好的則質優,反之則質差。所以評價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先是泥的優劣。紫砂與其它陶泥相比,一個顯著的特點即是手感不同。一摸非紫砂的物件,就如摸玻璃質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細而不膩,十分舒服。所以評價一把紫砂壺,壺質表的手感十分重要
形
如何評價這些造型,也是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人各有愛,不能強求。紫砂壺的壺型數不勝數,我們不應人云亦云地認為哪種壺型好,哪種不好。就像藝術流派,沒有好壞之分,而演這個流派的戲卻可看出優劣。我認為古拙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為?因為紫砂壺壺屬于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應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 淡泊和平,超凡脫俗 ,而古拙正與這種氣氛最為融洽,所以古拙為最佳。
工
點、線、面,是構成紫砂壺形體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壺成型過程中,必須交代的清清楚楚,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起筆落筆、轉彎曲折、抑揚頓挫,都必須交待清楚。面須光則光,須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都不能有半點含糊。否則,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壺。按照紫砂壺成型工藝的特殊要求來說,壺嘴與壺把要絕對在一直線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這也是 工 的要求。
純手工制作的紫砂茶具,與機器制作的有很大區別。真的做工精細,整體美觀,而且壺的表面摸上去有粗糙感。
款
歷來,紫砂壺是按人定價,名家名壺身價百倍。在商品社會尤其顯得突出。這樣市場上就容易出現許多模仿名家制作,偽造的贗品屢見不鮮,選購名壺尤其需要小心。
功
紫砂壺與別的藝術品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它是實用性很強的藝術品,它的 藝 全在 用 中 品 ,如果失去 用 得意義,藝亦不復存在。所以,千萬不能忽視壺的功能美。
紫砂壺的功能美:
1、容量適度
2、高矮得當
3、蓋子嚴緊
4、出水流暢
按目前我國南方人(包括港臺)的飲茶習慣一般二至五人會飲,宜采用容量三百五十毫升為最佳。其容量剛好四杯左右,手摸手提,只需一手之勞,所以稱 一手壺 。紫砂壺的高矮各有用處。高壺小,宜泡紅茶;矮壺大,宜泡綠茶,但又必須適度,過高則茶失味,過矮則茶易從蓋溢出,使風景大煞。煞風景的還有壺嘴出水不暢,幾粒很小的珠茶,到得壺中,均成大葉,易把出堵住,現時作壺已根據飲茶人習慣把壺嘴改稱獨,使流水明顯比以前暢通。要求壺的蓋嚴緊,能使沖壺水落于茶海而不致落入壺內,看來似乎與功能美關系不大實際是為講究衛生,也不可不提。凡此種種,都屬公用標準。
紫砂壺文化
紫砂壺藝之所以在宜興起源、發展、成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其獨特優質、名冠天下的紫砂泥。紫砂產地很多,為什么宜興的紫砂壺這么出名?并不只是工藝精湛,大師輩出,真正的原因還是宜興產的紫砂質地優良,含鐵量高,燒制成器后,吸水率和排氣率好,用來泡茶,色、香、味俱佳。因此,判斷是不是一把好壺,首先一條標準就是看泥料,是不是正宗宜興原礦紫砂。
美麗的宜興小城承載著制壺人的夢,即是生活,也是熱愛。與其說是在做壺,不如說是傳承一門手藝...
制作紫砂壺的泥料陳腐,必須放在干燥、密閉的環境里;家藏三年陳腐底槽清泥,可塑性強,做出的壺不容裂。
首先做好壺身,經過精修細改之后外表光滑如玉;精修壺和壺把,別看小部件,實為畫龍點睛之筆。
壺口的整齊程度直接影響壺的氣密性,慎之又慎;可以模仿我的壺,但模仿不了我的落款,專用章。
鑒別真紫砂的幾種方法
一般真的紫砂壺顏色單調而不花哨。沉重而不鮮艷,鮮艷的色調往往是加入了氧化金屬,可能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此外,紫砂壺燒制過程中會有收縮現象,且不同泥料收縮率不同,所呈現的褶皺不同。
將剛燒開的水倒進壺內并沿著壺身澆下,蓋上壺蓋。會看到水不是順著往下流,而是被慢慢吸干。壺蓋是慢慢濕潤,而后又慢慢吸干。這是因為紫砂擁有雙層氣孔結構,透氣性好的表現,可以作為判斷依據之一。
宜興紫砂泥土主要是由黏土、石英、云母等構成。這些礦物質使得紫砂壺觸感細膩,但并不光滑(與瓷器和釉質的區別)。而觸感光滑的紫砂壺要么是假泥,要么是在某道工序上出了問題,您都應當謹慎購買。
紫砂壺密度較大,用手掂量,有一種厚重感,越是劣質的壺其密度越小,越輕浮。想要從輕重上判斷紫砂壺的優劣必須經常把玩優質的紫砂壺,掌握其輕重感。
紫砂壺的開壺和養壺
開壺:
一把新出窯的紫砂壺是沒有太多光澤的,黯淡無光的,也不能直接用來泡茶,所以新壺首先需要 開壺 ,其目的就是除去壺內的雜質和火氣。
1、熱身,將剛買回來的紫砂茶壺內外沖洗一次,將表面塵埃除去,然后放進沒有油潰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煮15分鐘,這樣茶壺的泥土味及火氣都會去掉。
2、降火,將豆腐放進茶壺內,放一倍水煮5分鐘。豆腐所含的石赍有降火的功效,而且可以將茶壺殘余的物質分解。
3、滋潤,將甘蔗切開后,放在煲內。沒有甘蔗,可以放些糖,然后再煮5分鐘。甘蔗的天然糖分,能夠讓茶壺得到前所未有的滋潤。
4、重生,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茶葉,放入茶壺內煮5分鐘。這樣茶壺便不再是 了無生氣 的死物,脫胎換骨后,吸收了茶葉精華,第一泡茶已經能夠令茶人齒頰留香。
養壺:
真正的好壺,僅僅是泥好,工好,款好還不夠,還必須通過 養 和 把玩 ,使壺的內在構造發作變更,壺身更加細、潤、柔,神情奕奕,溫潤如美玉。
專壺專用,一壺侍一茶
因紫砂的胎體結構比較特殊(雙氣孔結構、分子以鱗片方式排列),而能夠吸附茶湯中茶浸出物(紫砂壺茶具的吸水率為1.6%-7.05%),促使胎體發生變化,井能夠散發所泡之茶的氣味。愛壺善飲人士。獲得紫砂壺經過 開壺 保養、去除紫砂壺土腥氣之后,用幾類茶試壺。根據自己的喜好,而最后決定此壺泡哪種茶,爾后一直不變,做到 專壺專用,一壺侍一茶 。
常常拭擦
在泡茶的過程中,用棉質的帶有所泡茶湯的濕茶巾對壺體進行擦拭,可有效促使茶壺變得干凈整潔。經常獲得茶湯的滋養,能夠促使茶壺胎質發生變化。注意,在用茶巾擦拭之時,要謹慎為之,不可過度猛擦。對有些 工 有曲線和 流涎 造型的壺,要注意及時擦拭流下部的茶湯。以免長期因保養不善造成壺整體 包漿 的缺陷。對壺的流、把轉接處,壺蓋的內口外沿、壺鈕等轉接處要細心擦拭,這些 偏僻處 容易積垢,會影響茶壺的整體養護效果。(來源:安般蘭若讀書會,圖片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