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泥是一個 泛概念 ,紫泥是夾泥礦層的一個夾層,礦體呈薄層透鏡狀。原礦顏色呈紫色、紫紅色,并帶有淺綠色斑點;燒成后外觀顏色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分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嶺土、石英、云母屑及鐵質等。單種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強度高,穩定性佳,易掌控;緊密結實,成型較易,可制大品。
紫泥制壺,燒成顏色偏紅,泡養以后似紅泥料。成壺透氣性佳,熱淋變色率高,親茶,易養成。
底槽青礦屬于紫泥礦中的優質礦料。紫泥礦是上下疊置、分層積聚的,采礦者俗稱為頭槽、二槽、底槽。清水泥礦位于中層,底槽青礦位于最底層。
【底槽青】
燒成后呈紫紅色,質地純,泥質細膩,成色嬌艷。窯溫約1240℃。礦料未粉碎前,可見明顯散布諸多綠色 雞眼 (燒成后呈黃色)。泥質細膩,色沉穩。并有不均勻的細小金黃色或灰黃色砂粒,俗稱 金砂隱現 。泡養后呈豬肝色。為紫泥中的優質泥料。
兩者的主要區別是:清水泥養成后的色澤較 燥 ;底槽青養成后的色澤較 潤 。底槽青有 雞眼 ,燒成后壺表有 金砂隱現 效果,清水泥則沒有。
【清水泥】
燒成后呈棕紅色,俗稱 紅紫砂 。富含赤鐵礦、云母,成色溫和,穩定性好,成型容易。窯溫約1150~1180℃。泥色醇和,泥質細膩,透氣性好,雜質較其他泥料少,干濕易掌握,穩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較易,受火穩定。使用日久愈呈紅潤。
底槽青壺,適用性廣,適合沖泡普洱、綠茶、紅茶、花茶等,溫和素雅,茶湯清氣悠揚。養泡日久,壺色有棕色變成豬肝色。
清水泥壺,適泡茶類與底槽青相仿。對茶的親和力較強。(文章來源于:中國 茶多網 作者:紫砂壺知識)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