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仍然要老調重彈,說說一些前提條件,所謂燥火感,就是在品飲熟茶時口干舌燥,喉嚨發(fā)干,并且在咽唾沫時會吞咽困難,即掛喉又刮喉,也有哽喉的感覺。熟茶的燥火感形成的基本原因是其渥堆工藝。
那么為什么在渥堆工藝中會造成熟茶的燥火呢,所謂的燥火很多人會認為茶葉肯定是在高溫的環(huán)境中所導致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烘青綠茶,在剛剛高溫烘制的綠茶精制完畢后,如果馬上喝也會造成燥火的感覺的,所以烘青綠茶一般會放置幾個星期的時間再進行品飲,這是由于高溫的短時間效應所致的。
具體到渥堆過程,發(fā)酵堆子的中層占據(jù)了堆子的主體,在整個發(fā)酵過程中,堆子的溫度一般處在50℃多到65℃之間,這樣的溫度基本上是中高溫,茶葉在這樣的溫度中長時間的反應和分解、轉化、合成,時間短則30多天長則40多天,這樣長時間的累積和疊加的溫度產(chǎn)生的熱效應必然會導致燥火,并且這種燥火形成的時間較長,去除燥火所用的時間將會更長,特別是堆子水分缺乏而溫度偏高導致的堆子干燒產(chǎn)生的燥火感更難祛除,甚至兩三年甚至五年都很難根除,這是正常的渥堆作業(yè)下很難避免的,就如堆味一樣相伴相生,這也是為什么說新制熟茶的口腔感受很難達到活化滑境界的原因。
這才是新制熟茶以及后期的大部分熟茶燥火感的最重要的原因,當然燥火感輕微的熟茶也會有,譬如輕發(fā)酵的熟茶,由于其往往發(fā)酵周期較短,是在中層溫度較低時(一般50℃多)結束渥堆,溫度熱累積較少而燥火感較低,離地發(fā)酵的熟茶由于其透氣性較好,與外界的空氣交換較多,其堆溫也較低,燥火感也較輕。不過這樣的熟茶濃熟度,濃強度以及茶氣口感滋味與傳統(tǒng)的熟茶相比有些許遜色,所以這個世界還是公平的,它不會給予你所有的東西,你有了什么必然也會失去什么,人生是,茶葉亦是!(來源:茶文化,圖片來源: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