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用于使用或是食用的東西,都存在品質高低的問題。用于日常品飲的普洱茶,同樣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對普洱茶的品質進行評價,就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
怎樣判定普洱茶品質是好是壞?一百個人可能會有一百種說法。
除了比較基礎的香氣、滋味、口感等,名氣、口碑、價格等外在因素,甚至是 適口為珍 喜歡就好 等一些極為主觀的描述,均有可能影響到對普洱茶品質的評價。
在最初開始接觸普洱茶的時候,茶友們可能還聽到過許多看似毫無破綻,實則并無依據的描述,比如霸氣、茶氣、山野之味、體感等。
所以,除了各說各話,在評價普洱茶的品質時,是否還有更為客觀、科學的切入點?
感官審評,是對各類茶品進行評價時比較常見的方式。引申到普洱茶,我們也可以充分調動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對茶品的品質作出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價。
從拆開茶餅(磚或沱)開始,對普洱茶的打分也就隨之開始了。在撬茶之前,在視覺的范疇,可以先觀察茶餅的外觀,是否干凈勻整,緊壓是否適度,餅面油潤度等;正式開始沖泡后,前三泡就是對普洱茶綜合品質進行評價的關鍵。以熟茶為例,味覺項包括觀察湯色(紅濃明亮為優)、葉底含芽率(確定活性高低);嗅覺項包括陳香氣息是否顯著、渥堆味輕重、是否有異雜氣息等;味覺項包括是否有異雜味、回甘、茶湯濃強度等;觸覺項包括茶湯黏稠度、順滑度、融合度,生津、澀感、鎖喉感、刺舌感等。
所以,品飲普洱茶的過程即是評價的過程,外觀、香氣、滋味、口感,每一項都是可以對應到具體的標準之上的。(來源:五正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