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壺光潔如玉,這樣的效果歸功于明針工藝。紫砂明針是紫砂手工成型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是紫砂表面精加工的主要工具,如修整、刮平等。
脫手則光能照面,出冶則資比凝銅。 這形容的就是明針的作用和工序特性。
明針的材質與分類
紫砂明針俗稱牛角片,以牛角制者為最佳、最普遍。制作明針時頭子要刮平,要從上到下慢慢地薄下去,使用時浸在清水里,不用時要撈起揩干。
削刮成不同形狀不同厚度,用于加工光壺身、壺嘴、壺把、壺蓋、筋紋等光潤細膩的表面。常見的有身筒明針、嘴把明針、方頭、蓋頭、斜頭等明針。例如作筋紋器時,也是有特殊的筋瓢明針。
明針的作用
明針的作用,不僅影響壺的做工是否精良,對壺的燒制效果、泡養效果都有明顯影響。無論從藝術性的角度,還是實用性的角度,明針的作用都是顯而易見的。
明針效果,不僅是把砂壺表面壓平刮整,也會使較細的顆粒(俗稱漿)溢上表面。因為較細的顆粒受熱面積大,蘊藏空氣少,熱傳導性能較好,所以吃溫好。同樣的窯溫,明針工藝到位的砂壺燒結程度就高。
燒結到位,不僅砂壺的顏色周正,而且坯體強度高、不易破碎,紫砂透氣不透水的特性也能充分展現出來。
明針將泥料、成型、燒成三者結合,使壺體表面,不像瓷器施加釉料,就能富有光澤,雖有一定的氣孔率,而不滲漏。明針功夫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壺體 包漿 膜的形成。
許多壺藝人忽視明針功夫,因為許多買壺的人,因為不懂明針功夫的作用而不在意明針功夫。一把壺的定型,拍身筒、按嘴把、裝壺蓋,工時基本上是固定的,就是明針功夫可深可淺,這在模具壺的制作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真正一把好的紫砂壺,并不在于是全手工成型,還是模具成型,而是看造型、精致度、氣韻,精致度與氣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明針的效果。
一把好的紫砂壺,一定是明針功夫到位的壺,對許多壺藝人來說,壺的價值有時候往往就體現在明針功夫的高低。明針功夫是最考驗工手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
老紫泥做的紫砂壺,有什么不一樣?這才是文人紫砂壺的巔峰!(來源:品讀紫砂,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