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為什么要蓋 內壁章 ?可以作為鑒別全手工制壺的標準嗎?關于 內壁章 ,可謂眾說紛紜,也經常有壺友來問。
為什么要蓋內壁章?
內壁嵌章,俗稱 內封 ,一般是作者的印章,可以看做是一把壺的 身份證 。
內壁章
比如一個比較知名的紫砂壺制作者一般會在內壁加個印章,代表這個壺是他做的,是代表一個人的作品。
能鑒別全手工嗎?
紫砂壺上所有蓋的印章都不能用來鑒定全手工和半手工,印章代表的不是手工制作,而是做壺人是誰。
內壁章
內壁章確實可以作為判斷紫砂壺是不是全手工的依據之一,但不是說有內壁章就一定是全手工,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分析。
全手工:
一般來說,內壁章是匠人把泥料打好之后平置在泥臺的狀態下完成的。
全手工制作的壺,印款一定是在打泥片,起圍身筒前敲打在泥片上的,這樣圍攏身筒,并拍打身筒時,印章就留在了壺的內壁。
也有的陶手在身筒的粘合線上加蓋自己的印章,所以內壁章就成了鑒定全手工的依據之一。
半手工:
因半手工的壺,是需要借助模型來幫助起形的,那么就有個擋的動作。如果泥片上有印,則早就被擋得模糊一片了。
半手工制壺
如果半手工的壺有內壁章,那么就代表是做好壺后用橡皮章加蓋的。因為是成型后加蓋,內壁章都是規規整整的。
這么做的原因無非是下面幾個:
1、給半手工的壺蓋內壁章,這只作為一種制壺人的身份鑒別
2、抓住大眾心理,仿制全手工壺時也會在內壁蓋上章,很多機車壺都會在制作完成后用橡膠軟章在內壁留印。
很多老壺內壁都沒有章,但不代表不是全手工制作的,顧景舟價值9200萬的松鼠葡萄套組也沒有內壁章,僅在壺蓋內有一印。
顧景舟價值9200萬的松鼠葡萄套組僅壺蓋落款 景舟
在某寶上買的壺,幾十塊錢的也有內壁章,但是動動腦子就知道不可能是全手工的,泥料和工藝自然也差。沒內壁章不一定不是全手工,有的做出來沒加印章也是很正常的。現在很多機器做出來也有加印章,所以印章不是代表這個壺是不是手工制作,而是一個身份代表。不能僅憑這個就判斷一把壺是不是手工制作,還需謹慎辨析。(來源:茶人茶話,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