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壺藏壺之人都知道紫砂壺需悉心培養,而這養壺之法在兩處,外養與內養。外養即勤泡茶,勤擦拭。由于泡茶時溫度較高,壺壁上的氣孔會略微擴張,此時可用茶巾擦拭紫砂壺表面,使得茶水中的微生物吸附于紫砂壺壁的氣孔之中。久而久之,紫砂壺表面就逐漸溫潤了。
那么內養又為何?由于紫砂壺的特殊氣孔結構,善于吸收茶湯,一把只泡一款茶的紫砂壺泡出的茶湯才能保持原汁原味,長久使用,壺內壁積聚茶垢,即便沸水注入空壺,也會茶香四溢。
在養壺之前勿忘先開壺。買來了新壺自然愛不釋手,但在使用之前還必須要清潔,這個過程就叫開壺。相對于開壺,養壺的過程更加漫長,需要足夠的耐心。這里,養壺者需要牢記的一點是品茶與養壺兼修,而不是分開進行,這便是所謂的養壺如養性。一把養好的壺,光澤溫潤卻又內斂,壺身黯然仍不失風姿,如同謙謙君子,端莊穩重中透露著卓越風采。
養壺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基本原則都是一樣的,不外乎以下六點:
①徹底將壺身內外洗凈;
②切忌油污接觸;
③用茶汁滋潤壺表;
④適度地用養壺筆擦刷;
⑤用畢清理晾干;
⑥讓壺有休息的時。
說起來好像很繁瑣,讓人望而生畏,其實做起來完全可以了無痕跡,平時一點一滴在細節上養成好習慣即可。具體說來,要注意幾個細節:在養壺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壺的清潔,尤其不能讓紫砂壺接觸油污,保證紫砂壺的結構通透;在沖泡的過程中,先用沸水澆壺身外壁,然后再往壺里沖水,也就是常說的 潤壺 ;常用茶巾擦拭壺身,不要將茶湯留在壺面,否則久而久之壺面上會堆滿茶垢,影響紫砂壺的品相;紫砂壺泡一段時間要有 休息 時間,一般要晾干三五天,讓整個壺身(中間有氣孔結構)徹底干燥。
從上不難看出養壺是個慢工細活,馬虎不得。但是由于有些人對養壺長生了拔苗助長的想法,在此請您千萬留意。
第一,切忌心急。養護是個漫長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堅決不能用細砂布砂紙拋光布等擦拭紫砂壺,這種拔苗助長的做法只會損傷壺的表面,使壺失去自然光澤,留下劃痕,從而破壞紫砂質感。
第二,切忌剩茶。有些養壺的人,認為飲剩的茶汁留在壺里有助于壺的養成,這是錯誤的認識。雖然紫砂壺確實可以做到隔夜不餿,但隔夜茶會有陳湯味,而且會滋生細菌,不利壺也不利人。
總而言之,養好一把壺需要時間和耐心,需要用壺者有好習慣。當然,還是要先有一把用好泥料制作的壺,否則養得再仔細也是徒勞。
買回來的紫砂壺不要置之不理,應當常常使用把玩。不管多好的紫砂壺,首先是其實用功能,其次才是觀賞價值。如果不能用,多好的壺只是個擺設,就會使紫砂壺失去真正的意義。
養壺如養性。一把養好的壺,應該呈 黯然 之色,光澤 內斂 ,如同謙謙君子,端莊穩重。
養壺需要開心:當成是生活中的一個興趣。可以讓你業余生活充實,了解更多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以積極的態度來對待紫砂藝術,生活過的平淡而精彩。
養壺需要靜心:忌心浮氣燥。今天外養,明天內養,今天烏龍明天紅茶,無好效應。個人認為養壺是一個過程,主要在于享受其中的心得和紫砂養護變化的成就感。
養壺需要小心:防磕防碰,紫砂的價值不菲,磕碰受損的紫砂價值一落千丈。除了經濟損失外,心理看到損壞的紫砂即使修補好了也不舒服。
養壺需要凡心:無論多少價值的紫砂,都有實用的價值。不要因為一把便宜的壺而不精心養護,隨意處置,紫砂即使儲存量很多也是不可再生資源,您留一把壺,就是給子孫一份財富。
養壺需要真心:紫砂的養護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用三天停半年,怎么也不會有效果的。個人結論紫砂屬于您怎么對待它,它就會回報您什么效果。
養壺需要細心:認真處理細微。夾縫,死角的污漬清洗要仔細,長久疏忽很難清理。個人認為壺干凈有利身體健康,感官好,心情舒暢。
養壺需要耐心:持之以恒。長期泡茶養護出來的效果才喜人。急功近利不可取,煮壺,抹油等等出來的效果不自然也沒有成就感。養壺純粹是一種自娛方式。
不要為養壺而喝茶,順其自然,慢慢來,這事不急,品茗品人生。只有要平常多加使用并維護得法,好壺自然就能在您的手里誕生。(來源:風音堂,圖來源:說茶網圖庫)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