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在學茶的時候,香氣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看見一旁喝茶的人,能夠細細的分辨出 先是蜜香,后是玫瑰香 ,或是 這就有嚼完花生后,口腔里留下的那種香味 時,我一臉的茫然又非常羨慕。
習茶之初,我是連煙味都無法準確捕捉的,常常是師傅已經開始在講其成因和以后的變化走勢時,我仍在努力的去抓茶湯里的煙味,吃力的不得了。
而后的時間,我可以準確的在筆記里記錄并告訴師傅,這個香氣是往上走還是往下走,期間如何一層層疊加或是衰減的變化,然而我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向,常常是1號香氣、2號香氣這樣的說法。
很長一段時間,我對于在香氣上的笨拙和遲鈍感到無力和沮喪。
事實是:
香氣不是想象出來的,而是一一聞出來的。
當時的我分辨不出這么多的香氣,不也是源于我自己從未好好去了解過這個世界的香氣嗎?有沒有認真的去嗅過一朵玫瑰花的香氣,有沒有仔細留意過蜜餞的香氣,有沒有低頭聞過山間的青苔
如果都沒有做過,那么你的嗅覺并未遲鈍,而是還沒有與這個世界的香氣的這個角落好好聯系過。
我記得去年的時候,我們被邀請到師傅的學生家去做了一個小小的品鑒會。
帶去的茶里有一款2011年的昔歸,之前我和師傅在茶湯里感受到的隱隱的桂花香,他們也是常常捕捉不到,或是不能準確描述。
當日,師傅泡著茶,主人家從后院摘了七八只桂花放在紙里帶進了屋。喝過茶的同學,逮著那只摘花的手聞著,或是傳遞著聞了紙間的香氣,慢慢對上了號。之后又重新泡了一遍昔歸,再喝之時,出現桂花香氣的那兩三泡茶湯也被明確指出。
一杯茶湯的香氣,隱藏著自然界里的多少種香氣,這樣自然的存在,著實讓人著迷。
最近,臘梅花又開了。
習茶的小伙伴,可以抽空辨別一下臘梅的香氣,或許某一天這款香氣會裹著茶的外衣出現在你的面前。
你可還能認得她?(來源:頤軒堂;作者:彎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