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栽培的茶樹品種有600多個。其中, 經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的茶樹良種有76個,它們多數為新選育品種,少數為農家品種。現將國家級良種分別簡述如下。
(1)祁門種
祁門種,又名祁門櫧葉種,原產安徽祁門縣,現今各茶區均有栽培。為有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所制紅茶,條索緊細, 色澤烏潤,回味雋永,有果香味,是制“祁紅”的當家品種。所制綠茶,滋味鮮醇,香氣高爽。適宜在長江南北紅、綠茶區種植。
(2)黃山種
黃山種,原產安徽省黃山市黃山一帶,現山東省有較大面積種植。為有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適制綠茶,所制黃山毛峰,白毫顯露,色澤翠綠,香氣清鮮。有較強抗寒性,適宜在江北茶區栽培。
(3)安徽1號
安徽1號,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大葉, 中生種。在江蘇、江西、河南等省有引種。制成紅茶,香高味濃。制成綠茶,滋味醇厚,香氣清高。適宜于長江南北紅、綠茶兼制區推廣。
(4)安徽3號
安徽3號,為無性系殖系, 屬灌木, 大葉, 中生種。在江西、河南等省有引種。制工夫紅茶,具有“祁紅”風格。制綠茶,醇厚爽口,富含嫩香。適宜在長江南北紅、綠兼制區推廣種植。
(5)安徽7號
安徽7號,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 中葉,中生種。在江西、河南等省有引種。適合制綠茶,條索緊細,綠潤顯毫,有蘭花香,且滋味鮮醇。可在長江南北綠茶產區推廣引種。
(6)皖農95
皖農95,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早生種。在湖南、浙江等省有引種。適合制紅茶或綠茶,品質均優。適宜在江南紅、綠茶兼制區推廣引種。
(7)楊樹林783
楊樹林783,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大葉,中生種。在福建、四川等省有引種。適合紅、綠茶兼制。所制綠茶,香高味爽;所制紅茶,香郁味濃。適宜在江南茶區推廣引種。
(8)福鼎大白茶
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原產福建省福鼎縣柏柳鄉。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均有引種。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中葉,早生種。制綠茶,品質優,有板栗香。若制成毛峰類名茶,品質更佳;制紅茶,品質亦佳,有甜香;也可制白茶。適宜在長江以南綠茶或白茶產地推廣種植。
(9)福鼎大毫茶
福鼎大毫茶,原產福建省福鼎縣汪家洋村。該品種在福建推廣外,在江蘇、浙江、江西、四川、湖北等省均有引種。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早生種。所制紅茶、綠茶和白茶,品質俱優。適宜于在長江以南紅茶、綠茶或白茶生產區推廣種植。
(10)福安大白茶
福安大白茶,又名高嶺大白茶,原產于福建省福安縣穆陽鄉高嶺村。主要分布于福建的閩東產茶區。現今,在廣西、四川、湖南、浙江、貴州、湖北、江蘇、安徽、江西等省、區均有種植。適宜于制紅茶、綠茶或白茶。所制紅茶,香高味濃,色澤烏潤。所制白毫銀針,芽壯毫顯,品質優異。所制綠茶,品質亦屬上乘。適宜在長江以南茶區推廣種植。
(11)政和大白茶
政和大白茶,簡稱政大,原產于福建省政和縣鐵山鄉。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晚生種。在福建閩北種植較多。現今,在浙江、安徽、江西、江蘇、湖南、四川、廣東等省亦有引種。適合制紅茶和白茶。制成的紅茶,品質與“滇紅”相近,香氣高,滋味濃,條索壯。制成的白毫銀針,色澤鮮白帶黃,香氣清鮮,滋味醇甜。適宜在長江以南紅茶和白茶產區推廣種植。
(12)毛蟹
毛蟹,又名茗花,原產于福建省安溪縣虎邱鄉福美村。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在廣東、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等省亦有引種。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適合制烏龍茶、紅茶或綠茶。適宜在長江以南的烏龍茶、紅茶或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13)梅占
梅占,又名大葉梅占,原產福建省安溪縣盧田鄉三洋村,主要分布在福建產茶區,在廣東、江西、安徽、浙江、廣西、湖南、湖北等省、區亦有引種。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中葉,中生種。適合制紅茶、綠茶,也可制烏龍茶。適宜在長江以南產茶區推廣種植。
(14)鐵觀音
鐵觀音,又名紅心觀音、紅樣觀音,原產福建省安溪縣堯陽鄉松巖村,主要分布在福建產茶區,廣東省烏龍茶產區也有引種。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晚生種。適制烏龍茶,品質特優,滋味醇厚甘鮮,回甜悠長,香氣高強,具有“觀音韻味”。適宜在長江以南烏龍茶產區推廣種植。
(15)黃棪
黃棪,又名黃金桂,原產福建省安溪縣虎邱鄉羅巖村,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烏龍茶產茶區。現今,在廣東、江西、浙江等省也有引種。為小喬木,中葉,早生種。適制烏龍茶,香氣特高,滋味回甘,有“透天香”之稱。此外,也可制成綠茶或紅茶。適宜在長江以南烏龍茶產區推廣種植。
(16)福建水仙
福建水仙,又名水吉水仙、武夷水仙。原產于福建省建陽縣小湖鄉大湖村。在福建茶區都有栽培。此外,廣東的饒平、臺灣的新竹和臺北、浙江的龍泉等地亦有栽培。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晚生種。適制烏龍茶,是閩北烏龍的當家品種。制紅茶,香氣高。制白茶,亦佳。適宜在長江以南烏龍茶、紅茶、白茶等產茶區推廣種植。
(17)本山
本山,有長葉本山和圓葉本山之分,原產于福建省安溪縣的西坪和堯陽一帶,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中部和南部的烏龍茶產區。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晚生種。適合制烏龍茶,有鐵觀音香,滋味濃厚,色似香蕉,湯色金黃。適宜在長江以南烏龍茶產區推廣種植。
(18)大葉烏龍
大葉烏龍,又名大腳烏、大葉烏,原產于福建省安溪縣長坑和蘭田一帶,在福建茶區均有栽培,廣東、江西等省亦有引種。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所制烏龍茶,香高持久,滋味濃醇。制綠茶,品質也較好。適宜在長江以南烏龍茶產區種植推廣。
(責任編輯: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