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 雍正十三年(1735年)提準,云南商販茶,系每七圓為一筒,重四十九兩,征稅銀一分,每百斤給一引,應以茶三十二筒為一引,每引收稅銀三錢二分。于十三年始,頒給茶引三千。
從其中 每七圓為一筒,重四十九兩 可以看出,當時的餅茶就已經(jīng)習慣是七餅一提了,為什么正好是七呢?有各種解釋。
一、 七餅一提 暗藏的玄機
1、玄學說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 七 是吉祥數(shù)字,象征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圓圓滿滿。據(jù)說過去云南還有用七子餅茶來作為兒女結婚的彩禮和逢年過節(jié)送禮的習慣,以表示 七子 同賀。
2、負重說
古時運輸茶餅主要靠馬匹。按照當時的計量單位,1餅普洱茶是7兩,7餅普洱茶為1筒,1筒就有約2。5公斤,而12筒為一件,一件約30公斤。一匹馬馱兩件,剛好60公斤,方便計量與交易,因而沿用到了現(xiàn)在。
3、工藝說
緊壓茶的誕生主要是為了運輸方便,于是將普洱茶 蒸而團之,緊壓成型。 因七兩重一片,七片裝一筒(筍殼包),七子餅從而得名,現(xiàn)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所以現(xiàn)在的茶餅很多也沿用了357g這個規(guī)格。
4、茶葉旦說
七餅一提的出現(xiàn)應該是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下,形成的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云南山高路險,茶葉的流通依靠馬幫,運輸極為不便,因為茶商的運輸習慣、茶人的加工工藝等因素影響, 七餅一提 慢慢固定了下來。 玄學說 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又好喝名字又有點彩頭的茶,誰不喜歡呢!
二、買回來收藏的整提普洱
買回來收藏的整提普洱當然要好好存放。
如果是筍殼包裝好的一提茶餅,想要長期收藏的話,應該存放在空氣流通、室溫正常、無異味的干爽環(huán)境中,像書房這樣的環(huán)境就比較適合。
空氣流通能夠促進茶餅的后期轉化,讓茶葉更有韻味。如果是敞開了讓風吹 那,茶味很快就流失了。
存茶的房間溫度不能過高或過低,最后就保持在一個恒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不會有突然的劇烈溫差變化。此外,切記不能把七子餅茶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
因為茶葉容易受潮、吸附異味,所以茶友一定要注意防潮防異味,不要將茶葉擺在廚房里或者是放在風口處。南方茶友在梅雨天氣更要注意存茶環(huán)境的濕度,好端端一提普洱茶如果發(fā)霉了,想想都心疼。(來源:念一茗茶西湖龍井,圖來源:說茶網(wǎng)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