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茶葉的世界里,名目多得很,如數(shù)家珍地盤點這些奇葩茶葉的時候,總會忘不了一個讓人想入非非的茶:黃片。
大家肯定非常好奇 黃片 是什么茶對不對?這種茶葉因為其葉子老且顏色發(fā)黃而命名為黃片,雖然這名字在社會上有著非常多隱晦的含義,但是其本身不失為一款飲用體驗非常良好的茶葉。
茶葉中的黃片,特指由老葉制成的茶
在茶葉的世界里,黃片,通常情況下,僅僅是在普洱茶界的提名。
而且黃片,也約定俗成指的是老茶樹上的老葉子,長老了顏色會泛黃。茶樹上的老葉子,因為多數(shù)老葉時間長了會泛黃, 黃片 因此得名。
早期的黃片,只是外形顯黃,而且葉片松散而被 嫌棄 ,在原料篩選揀剔中會被揀出。而究其本因呢,老黃片的形成,一般是較老的葉子,再加上揉捻時沒有揉捻到位,條索比較疏松。在這兩個情況下,殺青會造成葉片顏色發(fā)黃或綠色更深。
雖是老葉,但不意味著品質(zhì)不佳
雖然黃片因為外形不佳被揀出來,但并不意味著品質(zhì)不好。挑揀出黃片,也只僅僅是為了壓成型后的茶條索的觀感更好。回歸到黃片本身,它本身的品質(zhì)和所選原料本身的品質(zhì)是一致的,如果原料本身價格金貴,那么由此揀出的黃片依然非常好。
茶多糖含量高,越泡越甜
一般來講,茶葉原料愈粗老,茶多糖含量愈高。黃片老葉子中茶多糖的含量高于細嫩的茶葉。
黃片的品質(zhì)和所選原料茶箐的品質(zhì)是一致的,而黃片由于茶多糖含量高,所以,滋味更甜醇,且咖啡堿、茶多酚等含量相對嫩芽嫩葉較少。
耐泡度非常好
前面提到,黃片由于葉子老,其葉片組織厚實,所以其苦澀感已經(jīng)大大減弱,反以甘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見長。
如何沖泡?
泡茶的核心三要素:一個是投茶量,一個是水的溫度,再一個就是泡茶的時間。
黃片因為滋味淡,一般投茶量會比平常多些。泡黃片的水一定要開。開水方可更好激發(fā)其高揚香氣。時間上來講,開水注入,待干茶吸水至飽滿即可。
越老越好
黃片,也常常有人喚作老黃片。一來是樹老,二來是適合存放。
茶園的茶樹,由于定期管理采制非常規(guī)范,大部分是不會有老黃葉的;而老茶樹上的茶葉,枝葉高大,量少,不容易采到,所以就顯得珍貴了,而且陳化后的黃片滋味出眾。
因此,我們見到的黃片,一般是老茶樹、野茶樹上的黃片。
黃片轉(zhuǎn)化快,絲爽綿滑,回甘迅速,聞香氣似有悠悠馥郁蘭香。原料優(yōu)秀、存放得當?shù)?黃片 ,會表現(xiàn)出非常好的茶氣、香氣、醇厚度、滑潤感以及獨特的老茶之 藥香 的品質(zhì)。
所以,黃片也適合存放,讓歲月為其加分。
發(fā)展演變
傳聞坊間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易武與版納的其他等茶山的許多百年以上樹齡的古茶樹一度慘遭砍伐。茶農(nóng)們心疼茶樹,把砍伐倒的茶樹上稍嫩點的老葉采回家里制作。
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即是我們比較公認的啦。在生產(chǎn)加工過程中,殺青和篩撿時會將一部分看樣不好的葉片撿出來,而在進入揉捻工序時,嫩的芽葉會卷成條索,有些稍老的卷不起來,仍然是伸展的一大片,這就是現(xiàn)在通常所說的 黃片 了。需要說明的是,老黃片一般都不是被主動采摘下來的。(來源: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