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好茶,得來不易。
首先,要有好的原料。茶農要在恰當的時間采摘鮮葉或芽頭,采摘及時,才會得到最好的原料。這也正是老茶客喜歡喝“春茶”,“春茶”中又強調“明前茶”或“雨前茶”的道理。在清明或谷雨前采摘的鮮葉,最鮮嫩,用這樣的原料制出的茶,滋味與營養都是上乘的。
其次,還要有高超的炒制技術。經驗豐富的炒茶師,知道如何控制火候、時間,知道如何掌握炒制的手法與力度。炒茶能手制作出來的茶,無論外形、滋味,還是香氣,均能充分發揮出原料的優點。
第三,還要講究正確的沖泡方法。有了好茶,再用正確的沖泡方法,恰當地掌握好水溫、沖泡時間和投茶量,才能將茶本來的香氣、滋味發揮到淋漓盡致,也能巧妙地將茶的缺點避開。
沖泡時間、投茶量、水溫都會影響茶湯滋味,其中水溫的影響最明顯。這是為什么呢?喝茶,喝的是茶葉浸出物,也就是溶解在水中的茶葉里的營養物質,比如咖啡堿、氨基酸等,這些物質的溶出速度,受溫度和沖泡時間的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