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滄茶產地
臨滄區域東西長55千米,南北寬83千米。地處怒山山脈向南延伸有些,橫斷山脈縱谷區的南部,地勢北高南低。終年平均氣溫16.8-17.7℃,年平均日照長為2115.9小時。全年無霜期289天,有霜日數40天,且重霜少,植物四季常青。縣城海拔1460米,平均氣溫17℃,全年無寒暑之分,日照足夠,水量充分,氣候溫文,適合種植各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是云南省氣候四季如春的三名地之一,也是滇西茶區被列為最適合云南大葉種茶樹成長的區域。
思茅茶產地
思茅,地處云貴高原西南邊陲,海拔317-3370米,地勢高差達3053米。思茅是云南的第二大林區,全國重點林業市,被稱為綠海之明珠。
思茅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分,光照足夠,氣候溫文,冬無酷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17.8℃。區內各地年溫差在7.9-12.3℃之間,時節區別小。年日照時數達1873-2206小時。年降雨量1100-2780毫米,多數區域在1300-1600毫米之間。
思茅是舉世聞名“普洱茶”的主產區,有“茶城”之稱。其獨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普洱茶的成長供給了優良的自然條件,如今思茅所產茶葉已遠銷日本、新加坡等國。
西雙版納茶產地
西雙版納是普洱茶的重要產地,普洱縣是歷史上普洱茶的集散地。西雙版納地處北回歸線以南,一年中太陽兩次直射地上,日照足夠。北有哀牢山、無量山做屏障,氣候具有大陸性氣候兼海洋性氣候交織影響的特色,雨量充分,年平均降水量1200—1500毫米,降水日期全年有170——200天。年平均氣溫18℃—22℃之間,一年之中最熱的月份和最冷的月份氣溫相差僅10℃左右,而且只要旱季和干季的變化。故被稱為“沒有冬天的樂園”。
這些優勝的氣候條件為該區種植的云南大葉種茶發明了適合的成長條件,也為普洱茶化學質量的構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保山茶產地
保山市境內地勢雜亂多樣,整個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延伸歪斜,最低海拔648米,最高海拔3655.9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山區半山區約占面積的92%,平壩區(盆地)約占總面積的8%,屬高原山區市。湍急的瀾滄江沿市境東部邊際流經70公里向南而去,洶涌的怒江則從市境西部高黎貢山東麓穿行115公里咆哮而過,兩江遙望,鑲保山于其間。低緯度高海拔和雜亂多樣的地勢地貌,使保山市構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一樣天”的立體氣候,熱、溫、寒三種氣候齊全。全市大有些區域冬無酷寒、夏無熾熱,四季如春,終年常綠,年平均氣溫15.5℃,最低月1月平均氣溫8.5℃,最高月7月平均氣溫20.7℃,年平均降雨量966.5毫米。
好山好水出好茶,云南大葉種茶成長在保山共同的生態環境,堅持了茶葉最安穩的性狀,使保山變成普洱茶的重要產地。
(責任編輯: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