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愛茶,知茶性、識茶味、行茶道,不做茶的奴隸;與茶為友,同茶共舞,順應茶之“苦”、“澀”、“香”、“甜”自然百味,習草木生于大自然之屬性,還原人于清靜意境中之靈性,直達凡界寧靜致遠意境,這便是茶人感悟短暫人生之真諦。
當您用心去仁愛他人,眾人自然愛戴于您,當人類用心去愛護大自然的萬物生靈時,萬物生靈則自然會關懷人類,這是人世間的仁愛自然法則,更是出世間的起心之因果法則。僧人品茗,不著萬物實相。通過品茗來觀察世象,參悟人生真諦,明心見性,還原萬物生靈之佛性,直達梵界了脫世間輪回之苦,這便是清凈人示證禪茶一味于塵世,弘揚佛濟世度眾之大愛。
證佛性,感悟人生百味。佛住世說法四十九載,匯聚為一句話,只說了一個事情,就是《般若經(jīng)》里面講的“諸法實相”,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他在人類生活環(huán)境中的最高踐行則顯示為大愛于萬物生靈,以至于慈愛仇者,這方為人生大道。
識茶性引證萬物生靈緣由本性,禪茶一味而禪定滋味(你定人生百味),迷者自迷,清者自清,以品茶之道,修行養(yǎng)德育愛心而得其三昧,修正人性迷癡一面,而進入品茶的致高境界,正如山人所開示“能夠感悟茶通靈、感受茶有靈需要很高的境界” 。
人性通佛性而識茶性,這是愛茶人所具有的天性,萬物皆有佛性,起心動愛則有愛之回報。歷史上諸多愛茶鼻祖無不是通曉佛道,進而行茶道結茶緣,終為茶助圣人們得以留給后人許多“和、清、正、雅”的儒釋道茶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