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目前所栽種的茶樹品種,是距今兩百多年前由福建移民所帶來的,而臺灣早期的制茶技術亦是由福建師傅所傳授。目前臺灣所產制的烏龍茶、包種茶等茶類,其產制技術皆來自福建省。
清朝后期的臺灣,茶葉是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品,也促進了臺灣北部的發展,將產業重心從原本的南部移轉到了北部,對后來臺灣文化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臺灣十大名茶有凍頂烏龍茶、文山包種茶、東方美人茶、松柏長青茶、木柵鐵觀音、三峽龍井茶、阿里山珠露茶、臺灣高山茶、龍潭龍泉茶、日月潭紅茶等知名度較高的茶。臺灣,除了后發酵的茶外,什么茶類都生產,而且都輝煌過。
在臺灣烏龍茶里,清茶與白毫烏龍又是臺灣特有的兩種茶類。世界烏龍茶主要產區就在福建、廣東、廣西與臺灣,而這些地區所生產的烏龍茶,沒有像臺灣清茶(或稱包種茶)發酵那么輕、焙火那么輕者,這種茶表現更具特色。另外就是白毫烏龍,其他烏龍茶產區也沒有將茶發酵到這么重者,而且還要經過茶小綠葉蟬的叮咬,這種茶表現的是嬌艷的女性風采,尤其是帶蜜香熟果香氣更具特色。
至于凍頂鐵觀音、水仙、佛手之類的烏龍茶,在其他烏龍茶區也生產;但臺灣發展出自己的特色,那就是較輕發酵、較輕焙火的“清香型”與在外形上高度揉捻成的“球卷型”。這兩項特色目前也隨臺商所及,影響到其他烏龍茶產區。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