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追求茶藝而品茶,學習茶的各種知識,并親身經驗有關的知識,在種種有關茶的學習中,漸漸體悟出茶的修養與生命境界,因而轉入茶的修道、茶的修禪中。以茶的修養而入于禪的修行中。
這是茶人修禪的過程。在修持中,禪的修持與領悟越來越深入,于是“有茶有禪”。
也有修禪者在禪修過程中,明白禪的修持在日常生活中,并可借助生活中或文化中的物或藝來修行,使這些物或藝成為禪的道器。于是有禪者選擇了茶,并進入了茶的藝境中,去學習去體驗,漸漸的對于茶有了較深的理解與經驗,并從中達到的修禪的功能,以茶為道器,以茶為修禪的助道因緣,二者漸漸融合了。這是“有禪有茶”。
不論是“有茶有禪”或“有禪有茶”,那是入于茶禪的先后秩序。而過程中,必是將茶與禪漸漸融合,使二者的作用相互增進,在茶藝中使禪修功能發揮,在修禪中更深入茶藝。學習上,使美的味與空的慧融會結合。
不管是不是都達到“至境”或“化境”,二者的共學習,而產生互相增上的作用,那就是“有茶有禪”了。如果學習中,又能以茶為道,禪的道器教導他人,或以禪的修養為茶藝的深入來教導他人,皆是在“有茶有禪”中,讓生命的境界提升,并協助他人,也都共同分享茶與禪的味道。
不管是茶味濃一些,或禪味濃一些,都是茶味禪味皆具。這不論是在茶的修養上,或禪的修行中,都有一定的提升與轉化。在茶藝上有種種以相為主的學習,如觸受品味的清楚、細致、分別、統一,也有禪的本性為主的修行,如空慧、慈悲、平等。二者的相與性的分別,矛盾而達到平等、統一,終而達到茶禪一味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