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舉茶場司[Tea trade and tax department] 宋代官署名。
宋在四川榷茶設立的機構,創始于熙寧七年(1074),廢于北宋末。其全稱為“提舉成都府、利州、秦鳳、熙河等路茶場司”,簡稱“茶場司”。分別置司于秦州(治今甘肅天水)和成都兩地。 當時僅主管買茶,與提舉熙河路市易司(主管邊糴軍需)、提舉陜西等路監牧買馬司(主管博馬)鼎足三立。第一年獲茶利五十萬,五年年均八十余萬。元豐六年(1083)十一月后,改稱為“都大提舉成都府、永興軍等路榷茶司”,簡稱“榷茶司”。仍分秦州、成都兩地置司。
茶場司屬官勾當干事有七員,指使五員,二司各置管勾文字官一員,共十四員,后增至二十人以上,吏員、牙人則在百員以上,是路級監司中最龐大的官僚機構。茶場司以頭子錢一千緡充公使錢(似今之辦公費、接待費),是經費最充足、待遇最優厚的機構。
崇寧元年與買馬司合并后,川陜各路仍有單獨設置的榷茶司,因此其罷廢時間大概在北宋末年。茶場司掌管茶利收支,又以名山等四色茶博馬,權重事專,富甲一方,又有奏辟地方官員之權,是主管榷茶、買馬及邊糴的權威機構。對宋代的財政和國防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責任編輯:八分齋)